鲁国三桓兴衰史
鲁国三桓兴衰史
鲁国三桓之乱是怎么开始,又是怎么结束, 为什么没有形成晋国三家分晋的结果?今天晓张和各位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鲁桓公有四个儿子,老大庆父、老二同、老三叔牙、老四季友。其中老大和老三分别是庶长子、庶次子,老二和老四是嫡长子和嫡次子。孟仲叔季对应四人的大小排序。
鲁桓公的正妻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 在嫁给鲁桓公之前就和哥哥私通,公元前694年 ,鲁桓公发现这件丑事,被齐襄公派公子彭生杀死灭口。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太子姬同即位, 是为鲁庄公。
文姜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是齐桓公小白、公子纠、齐襄公诸儿的姐妹,出嫁前即长期和哥哥齐襄公私通
鲁庄公大家不一定熟悉, 但他的几个亲戚大家一定熟悉, 齐桓公小白和哥哥公子纠, 以及杀死他父亲的齐襄公, 都是他的舅舅。我们学过的课文《曹刿论战》记录的长勺之战也是因为鲁庄公支持公子纠被齐桓公报复发动的战役。
按照周王朝的分封制原则, 其三个兄弟分别获得自己的封地,位列鲁国卿士。庆父因为排行老大, 按照孟仲叔季的顺序,其后代被称为孟氏,伯仲叔季的伯一般用于称呼嫡长子的称呼,但嫡长子一般都是继承家业的那位。因为庆父是庶长子,所以称孟而非伯。(为了表示谦卑, 在弟弟即位以后,他甚至自降一级自称仲),季友的后代被称为季氏,而叔牙是个例外, 因为叔牙在庄公病逝前被毒死, 他的长子公孙兹继承了他的封地, 由于差一辈被称为叔孙氏。
所以鲁国的三桓是指孟氏、叔孙氏、季氏,请注意, 不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以孟氏为例,孟孙氏是对于孟氏宗主(一般是嫡长子)的称呼, 而孟氏, 则是对于其后裔宗族成员的整体称呼,指的是庆父的后人,而不是单指他的嫡长子。如果我们用孟孙氏氏来称呼, 那就是特指获得封地的初始封臣庆父的嫡长子这一支,范围明显就狭隘了一圈, 实际上,《左传》里也从没有孟孙氏、季孙氏这种称呼。叔孙氏的例外就是特指叔牙儿子这一支的氏族。
春秋初期的鲁国
公元前662年, 鲁庄公病重, 其正妻哀姜没有儿子, 哀姜陪嫁的丫鬟叔姜倒是给庄公生了个庶子公子开,庄公的另一个宠妾孟任也生了一个儿子公子斑(又作般),当时的这个局面就很尴尬。按照鲁国的传统, 没有嫡长子的情况下, 国君有兄终弟及的习惯,所以当时鲁庄公传位给大哥庆父也是非常合理的。 于是病榻上的鲁庄公就问自己的两个弟弟叔牙和季友,叔牙据说和庆父是一母同胞, 自然推荐庆父, 而和庄公一母同胞的季友则极力推荐庶子公子斑。于是, 为了公子斑能安全即位, 鲁庄公让季友赐叔牙鸩酒, 立公子斑为太子。
其实这是一场细思极恐有预谋的与“御前会议”,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儿子公子斑扫除障碍而已。
季友在给叔牙赐鸩酒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叔牙被迫喝下毒酒。这其实也在相当程度上预示了三桓的后来的政治立场。即季氏由于血缘的关系常常为了执政大臣, 而在野的孟氏和叔孙氏则相互联合, 共同抵抗季氏。
庄公死后, 原本按照之前的计划要有孟任所出的公子斑即位, 但是在守丧期间, 一向和弟媳妇哀姜私通的庆父认为公子斑即位对自己不利 ,加上另一个公子开是哀姜的丫鬟叔姜所生, 立公子开对两人都有好处,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庆父派人杀掉了公子斑, 立公子开为鲁国国君,这就是鲁闵公,季友没得办法,只得逃到陈国。
庆父在杀掉公子斑, 将季友排挤出鲁国以后, 就更加放肆,和哀姜的关系也开始更加公开, 时值齐桓公派仲孙湫来鲁国探查虚实, 仲孙湫回去以后就跟齐桓公说了这么一句有名的话: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来概括当时鲁国的情况。(此话后来被孔子翻译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此时的庆父已经成为太上皇级别, 但他仍然觉得不过瘾, 于是杀掉了鲁闵公,准备自己当国君,此举遭到了鲁国国民的严重抗议,季友也趁机从陈国赶到邾国,接庄公的另一个妾成风所生的儿子公子申,将其拥立为鲁国国君,是为鲁僖公。庆父在国内得不到支持, 只好跑到莒国, 最后还是在季友的逼迫自杀。
从鲁僖公这一代开始, 鲁国的三桓正式加入权力争夺, 鲁国国君的地位也开始逐渐下降。
鲁国国君世系图,引用自午夜墨水整理
季友以鲁国国相的身份辅佐鲁僖公一直到去世,总体而言将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因此口碑不错, 被鲁人作《诗·鲁颂》称赞。
季友死后, 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遂被哥哥鲁襄公提拔起来, 逐渐掌权, 鲁国三桓有演变成四桓的趋势。公子遂由于居住在国都的东门附近 ,他这一支系被称为东门氏。东门氏势大的时候, 一度和孟氏、叔氏发生利益冲突,孟氏甚至一度被赶出鲁国, 而季友的孙子季文子此时则审时度势, 暂时低调的依附于东门氏。
鲁僖公死后, 鲁文公立, 鲁文公死后, 公子遂杀掉文公的两个嫡子, 立庶子公子俀为国君,是为鲁宣公。鲁宣公的国君来自于爷爷辈的公子遂,自然对于东门氏言听计从。公子遂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承他的地位,继续把持朝政。
为当时三桓的问题已经很严重, 鲁国公室也开始着手削弱三桓。初税亩就是再这样的背景下出台。初税亩是春秋时期对于改变土地生产关系的第一次尝试, 比商鞅的变法要早了两百五十多年。
我查了很多资料, 一说是季文子协助鲁宣公出台的, 一说是公孙归父协助鲁宣公推出的,但是鉴于季文子本身就是三桓之一,推动初税亩势必削弱自己在封地的利益,而鲁宣公作为庶出, 是公孙归父父亲所拥立, 这么重大的事件 ,是否是交给自己最信得过的人最为可信?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我们不必对此下定论。
总之,初税亩改变了土地的生产关系, 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土地亩产的十分之一征收赋税, 改变了之前公田和私田的划分。它对于春秋社会的变革是非常重大的 ,随后晋国、楚国、郑国相继采纳了这一税收方式。所以说 ,在商鞅变法之前,狭义上的封建土地生产关系 已经开始在当时的几个国家先后建立,这是鲁国对于国际社会难得的贡献。作为一个对周礼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诸侯国, 竟然最先提出了违背周礼的土地政策 ,这一点属实难能可贵。
但是话说回来, 初税亩不仅提高了鲁国公室的收入, 但后期随着三桓对自己封地的控制加强, 三桓也从各自的封地获得了更好的收入,甚至因此导致了大量农业人口被隐瞒, 这项政策除了改变了生产关系, 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对三桓的作用微乎其微。
鲁宣公最终对三桓忍无可忍, 准备通过武力手段改变现状,“欲去三桓,以张大公室”。但由于当时各家都拼命在国内构造人设, 三桓深得鲁人民意, 鲁宣公想要以国内力量改变现状恐怕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和执政的公孙归父合计, 由公孙归父去晋国寻求支持, 不曾想公孙归父还没有从晋国回来, 鲁宣公就病死。
季文子乘机罗列公孙归父的罪状, 联合国内的支持力量宣称要讨伐他。公孙归父只好流亡齐国。东门氏从此式微。
季氏世系
季文子也因此开始执政, 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辅佐鲁国文宣成襄昭定六位鲁侯,位列三卿之首,独专国政。不要担心孟氏和叔氏的地位, 三桓利益基本是捆绑的, 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彼此兼并, 而是从公室获得更多的利益。只有当公室被吃的差不多的时候, 三桓才会像晋国后来的四卿一样互相发生冲突。
所以后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都是季氏带着孟氏、叔氏一起发财。
我们不要觉得三桓的势力在鲁国属于一手遮天的那种, 讲三桓势力强大, 只是相对于一个正常国家国君的权力而言,如果国君选择和平相处, 他仍然可以获得尊重,甚至可以提拔其他卿士来逐渐削弱三桓,如果国君选择兵戈相向,则他未必能够打的赢三桓的合体, 但是未必就是说鲁国国君从此失去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在很长的时间内, 如果把国君的势力和三桓的势力并列比较, 鲁国国君所占的土地和人口都还是最多的。
只是治国需要讲手段讲政治, 过于强硬的手段搞不好就会让对手联合起来,被反噬。我们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看, 显然鲁国国君没有智慧去分而治之,逐个击破。尽管他曾经具有这个实力。
晋国国君和姜氏齐国也是如此。
就好比温水煮青蛙, 大多数国君都选择了绥靖政策, 然后慢慢的被侵蚀掉。
季武子专政时期, 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 ,去分割国君的权力。
公元前562年(鲁襄公十一年) ,季武子增设三军,季武子、叔孙穆叔、孟献子分别各自领一军。当年按照周礼, 天子设六军,诸侯大国设三军,鲁国作为公爵级别,是应该设立三军的, 但是需要按照三军的级别向周天子纳贡,因此鲁国自愿降级, 只设两军,隶属于国君。这就好比现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一样。每一军有对应的赋税负责供养,所以季武子重新设立三军,且三桓各自领一军, 实际上不仅是掌握了军队,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军对应的赋税收入。
鲁襄公失去的不只是军军队, 还有对应的负责供养军队的人民。
在第二年, 也就是鲁襄公十二年,三桓更是将鲁国国民分成十二分, 三桓分走七份,国君享有五份,自此,三桓的合计占有的人口已经超过国君。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 季平子和鲁昭公的另一个大夫郈昭伯斗鸡, 双方各自互相作弊, 最后搞得大打出手。郈昭伯趁机怂恿昭公讨伐季氏, 以公报私仇。鲁昭公不顾另外两个大臣臧孙、子家懿伯(公孙归父的孙子)的反对,准备出兵讨伐季氏,季平子三次请罪但昭公志在必得。
孟氏和叔氏担心下一个被针对的就是自己, 于是赶紧出兵帮助季氏,鲁昭公一败再败, 只得逃亡齐国。
昭公的遭遇引起一种国际盟友的同情,齐景公和宋元公纷纷为昭公返回鲁国提供帮助, 宋元公更是跑到晋国寻求晋国武力护送昭公回国, 但当时的晋国国君也已经失去掌控力, 掌权的六卿被季氏贿赂。
公元前510年, 流亡七年的鲁昭公最终病死于晋国的乾侯。弟弟公子宋即位为鲁定公。
这是三桓第一次将国君逼死在国外,在当时的鲁国首开先例,也为后来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开了个恶例。阳虎通过控制季氏,得以控制鲁国朝政,史称“陪臣执国政”。
季平子死后, 阳虎联合季氏的一部分不得志的族人和叔氏的一部分族人,兴兵攻打三桓, 一度将季氏新的宗主季桓子囚禁, 最后还是被三桓击败, 逃到齐国。齐国趁机将阳虎所占据的鲁国三邑纳入囊肿, 阳虎最后不得已跑到晋国, 成为晋国赵鞅的臣子。
尽管阳虎遭到讲究尊卑有序的广大知识分子的诟病,指责其为富不仁,窃取宗主权力, 但实际上三桓又何尝不是如此?成王败寇, 胜者总是那么容易掌握话语权。阳虎到赵氏门下以后, 深得赵鞅重用,最终为赵氏霸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又何尝不是季氏的用人失当?
鲁国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在孔子任鲁国国相期间。
鲁定公时期, 孔子开坛讲学, 其君臣理念深得鲁定公喜欢,于是召见孔子, 彻夜长谈。于是孔子得以被鲁定公重用, 在齐鲁夹谷会盟时期 ,孔子以礼教说服齐景公返还当初阳虎之乱时占领的鲁国三邑,让鲁定公刮目相看。于是被鲁定公任命为大司寇, 代行国相职权。
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讲求孝道,稳定家庭,安定社会。使鲁国社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 两年以后的公元前498年, 孔子让学生子路在三桓推行“堕三都”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三桓的私邑郈、费、郕三座城池,按照周礼,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标准,其国都和封地内的城池高度都是有要求的,而实际上当时的三桓自己的势力也逐渐被家臣架空,因此出于削弱家臣的考虑, 季氏和叔氏也同意了孔子的要求。
三桓之孟氏世系图
后人认为孔子此举过于天马行空, 不可能被三桓接受, 实则不然, 堕三都一方面确实削弱了三桓的势力, 但更主要的是, 三桓的家臣以封地内的城池为据点, 已经在三桓内部小有成就。阳虎作乱并非个例, 在推行毁三都前期,季氏费邑宰(相当于一城之长官)公山不狃起兵叛乱, 一度攻入鲁国国度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季桓子)、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叔孙州仇(叔孙武叔)躲在季氏之宫(季文子所驻高台),单单一个季氏的家臣就将三桓以及国君逼到如此瑟瑟发抖的地步,可见三桓对内部的掌控力远不如晋国六卿。后来还是孔子申句须、乐颀击败公山不狃,平定叛乱。
这样想想, 孔子也并非坐而论道之人了。
毁三都政策于是继续执行, 郈、费城墙先后得以拆除,但是紧接着孟氏的郕城邑宰公敛处父也站出来反对,并最终说服了孟氏,于是季氏和叔氏也不愿意继续执行,毁三都政策就此夭折。这项政策的失败也暴露了孔子和三桓的矛盾, 加上鲁定公也逐渐轻视孔子(据说是祭祀的时候没有给孔子分肉),孔子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救国理想, 带着弟子们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
孔子周游列国
反倒是成就了孔子,如果孔子一直在鲁国做官,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儒家天下了吧。
这次回光返照以后, 鲁国国君再有没有能力去挽救鲁国。当然, 三桓也并非从此身后无忧。家臣问题一直是困扰三桓的主要问题, 某种程度上其威胁甚至超过了鲁国国君。
鲁定公之子鲁哀公曾试图讨伐三桓, 但是已经回天乏术, 最后反而被三桓驱逐, 死在国外。
鲁哀公以后, 鲁国公室已经“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公元前415年 ,距离孔子推行“毁三都”83年以后, 鲁穆公即位,礼贤下士,任用公仪休为相,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使人才的任用突破了血缘关系的束缚,同时也限制了贵族的权力,使鲁国由宗法贵族政体逐渐转变为封建官僚政体,国君总算将官吏的任命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鲁国逐渐摆脱了三桓问题,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而实际上, 这里的摆脱了三桓问题, 只不过是摆脱了三桓对鲁国国君的控制以及对鲁国国政的干涉,而非将三桓封邑收归。鲁穆公的改革, 仅仅是在公室掌控的范围内强化了国君的权力。 而三桓当时的局面,除了季氏独立成一个小小的费国, 另外两家叔氏和孟氏的封邑都被齐国吃掉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 三桓不是亡于鲁穆公的改革, 而是其中的孟氏、叔氏亡于齐国。
战国初期的鲁国疆域
最为严峻的现实是,经过春秋三百多年的兼并,各诸侯大国已经势不可挡, 国际规则已经从争霸走向兼并, 从鲁庄公到鲁穆公, 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 鲁国错失了太多的机会,此时已经彻底沦为案板上的一块肉, 只等着被邻国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