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马场原浆酒价格表(东营马场酒)
东营马场原浆酒价格表(东营马场酒)
在东营马场,原浆酒已成为一大热门话题。这种独特的酒品,不仅因其原汁原味而受到酒友们的青睐,更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而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东营马场原浆酒价格表随着各种渠道的发布而备受关注。这款原浆酒从选取原料到酿造过程均严格遵循传统工艺,使得每一瓶酒都蕴含着极高的品质与价值。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宴请,东营马场原浆酒都能成为绝佳的选择,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品味体验。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份价格表,品味东营马场原浆酒的魅力。
作者丨李金峰 编辑丨文姐
黄河故道有一条支流,支流的名字叫神仙沟。
神仙沟呈“S”形穿越孤岛小镇,绣着蓝天白云,依偎着茫茫林海流入渤海湾。缓缓流淌的神仙沟赋予了孤岛小镇独特的灵性。神仙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美丽的传说给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的孤岛小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六十多年前,孤岛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这里仅仅居住着一些开荒种树、开荒种粮和附近“下洼”割草以及捡拾野生豆类的人。六十多年前的一天,一群聪慧的国营孤岛林场工人在神仙沟岸边开挖了酒窖,利用孤岛荒原生产的多穗高粱秸秆和神仙沟里的水,酿出了第一壶甘洌芳香的酒。酒的芳香迅即弥漫了神仙沟,弥漫了整个孤岛荒原的天空,弥漫了散落在荒原上的一个又一个种地屋子……
有一首诗歌《孤岛》写道:
八仙欲成浪,忽闻有异香(马场酒香)。寻迹见孤岛,过海何荒唐。
马场酒香给孤岛荒原增添了一缕烟火气息,吸引着八仙驻足停留不再过海,吸引着几千米以下的石油喷薄而出,吸引着千万只战马奔腾而来,吸引着一群流浪远方的诗人栖息而居。
1963年12月,原济南军区军马场成立。随之,军马场接收了国营孤岛林场。当时国营孤岛林场的酒坊生产规模较小,仅仅供应军马场内部的人饮用,人们称之为“军马场酒”、“马场酒”。沧海桑田,马场酒厂几经搬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提升。1988年3月,马场酒注册了“欣马”商标,从此马场酒有了自己的学名。1995年5月,原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上将来酒厂视察时,挥毫题字,留下了“欣马酒香,飘逸四方”的绝妙佳句。
时至今日,当地的老人们仍喜欢称呼“马场酒”这个乳名,就像叫自家孩子的乳名一样,亲切而又自然。黄河尾闾岸边每一个村村落落的人们都喜欢马场酒,因为马场酒淳朴,因为马场酒是寻常百姓家的酒。除夕之夜,雪花纷纷扬扬,落满了家家户户的院落。人们围坐在自家红彤彤的小火炉旁,烫上一壶马场酒,炒上几个下酒菜,年味便随着酒香溢满了整个农家小院。
几十年前,孤岛荒原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多得成了一个小镇。小镇上的人们非常勤劳,他们种植了大片大片的高粱、玉米、小麦、水稻、谷子。秋天,粮食堆成了小山。他们赶着牛车、马车、驴车,将一口袋又一口袋粮食送到了马场酒厂,为酿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上等原料。离开的时候,他们总忘不了打上一葫芦浓郁芳香的马场酒,拿回家细酌品味,品味在庄稼地里挥汗如雨劳作的艰辛和丰收带来的那份喜悦。
孤岛小镇上的人们特别豪爽、热情好客,若是朋友来了,不管是在家里下厨做菜,还是到街上找一家特色饭馆,马场酒总是少不了的。马场酒鼻嗅味浓,入口劲足,咽至喉部,顿感绵软,若是再打上一嗝,则酒香回味无穷矣。马场酒成了这里的人们招待客人的一种特有的礼遇。菜上桌了,酒斟满了,亲切、朴实的话语就着一壶热乎乎的马场酒下肚,宾主双方的脸上顿时泛起了红晕。酒酣耳热之际,谈古论今,聊家长里短,所有的乡愁都融化在了一杯杯醇厚的酒香里面。
诗人马行在诗歌《大孤岛》中写道:
朋友来了,一起面对着那么大的荒野
能不喝酒吗
再向前就是大海了,那就喝几瓶高度的欣马老窖
就把大孤岛一杯杯地
灌醉吧
缘于这首诗歌,我认识了作者马行。他的诗歌写得如此气势磅礴,我想或许是喝了欣马老窖的缘故吧。我虽不懂诗,但我懂得喝酒诗人对大孤岛的那种深深的情怀。
是啊,朋友来了,作为孤岛人,面对着那么大的荒野,面对着十万亩刺槐林,面对着碧绿丛中缓缓升起的提油机,面对着一望无垠的碱蓬、芦苇,还有那宽阔的大海,又怎能不喝酒呢!朋友来了,那就敞开喝吧。那一年,我们席地而坐,用大碗盛上了高度马场酒,继而开怀畅饮。朋友醉了,我醉了,深情的大孤岛也醉了……
谁曾想到,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谁曾想到,成陆历史如此短的一个小镇,竟长出了一个神话般的酒厂。她像孤岛的刺槐树一样,在这片荒原顽强地生长着,陪伴着一大批来自山南海北的石油人,陪伴着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牧马、种树的知青人。在孤岛荒原生活的艰辛与孤寂,磨去了他们几许青春的激动,使他们慢慢变得坚强、成熟起来,但藏在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却挥之不去。多少个寂静的夜晚,他们斟上一壶马场酒,与影对酌,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云、故乡的人便清晰了起来。马场酒让成千上万的石油人和知青们,忘却了孤岛荒原的寂寞,慰籍着游子们漂泊的心灵。
文人墨客相聚孤岛,杯中之物自然首选当地的马场酒。马场酒在他们的眼里,不仅仅是一种酒,更是一首诗。文人墨客小酌几杯后,开谈惊四座,笔下龙蛇走。在书写孤岛的诸多诗歌、散文里面,几乎都能嗅到马场酒香的味道。文人墨客使得马场酒名扬天下,马场酒也使得文人墨客更富才情。
一个品牌是一个地方的流动名片。走进孤岛小镇,空气中弥漫着微醺的酒糟芳香,马场酒已是与这个小镇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欣马酒香,飘逸四方”,酒香飘逸到哪里,随之孤岛小镇的知名度就延伸到哪里。
孤岛人实在,孤岛人生产的酒也实在。欣马酒业董事长徐宝庆是一位老孤岛人,他见证了孤岛小镇和马场酒的发展历程。刚见到他的人都会说,他朴实得像个普通的老百姓,他从身边走过去,还以为他是邻家的哪位大叔。在他的身上始终体现着表里如一的可贵品质,他像一块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凝聚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总经理李永是一位标准的山东汉子,为人朴实、热情,性格豪爽,憨厚中透出一种睿智。“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酿酒”,这句话一直挂在马场酒厂当家人的嘴边。几十年来,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马场酒的酿造工艺有十几道,每道工艺都极为细致严谨。马场酒厂的酿酒师们如同侍弄自家的孩童般用心酿造着每一滴酒。当浓烈的马场原浆注入酒罐后,将进入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陈藏时期。冬去春又来,酒质在沉静的时光里慢慢地变化着、酝酿着、升华着。待到启封之日,扑鼻而来的是岁月静好的香醇。
酿酒如此。我想,人生亦如此。
作者简介:李金峰,70后。用文字记录生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