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大刀队浴血杀敌的抗日名将王长海
率大刀队浴血杀敌的抗日名将王长海
整理|王玉杰
贫雇农出身的王长海,自十八岁当兵,在国民党军队中,近四十年戎马生涯,从目不识丁到中将军长,并具卓越指挥才干,俨若一位传奇人物。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正义感与爱国主义情操,在抗日前线屡建战功,留下许多光辉业绩。其所部数年来与日军南北转战,从未与我人民军队发生过正面冲突。在蒋介石“消灭杂牌军”阴谋下,数次给王长海施加压力,制造险境,但他能善处逆境,保存实力。总之,在“西北军”中,堪为爱国将领。
家境贫困 当兵求生
王长海,一八九五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王庙乡坡刘村一个贫雇农家庭。王长海居长,下有一弟一妹,其父王和成终年劳累田间,间或为人当短工,然不得温饱,其母李氏,为求生存不得已带王长海等子女回娘家(王庙乡张官店东街)寄食。幼时的王长海很是顽皮,为此也常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和教训。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长海曾于十七岁进戏班学戏,以求糊口,但被其舅父强行拉回,因为在旧社会,戏子是下贱人。十八岁时,他曾试图闯出一条生意路,和舅父去山西经商,结果赔了钱,又被舅父痛斥一顿,王长海一气之下,离开家乡,投入西北军(冯玉祥将军部)当了兵,开始了他倥偬的戎马生涯。
在连队当兵时,他勤于洒扫,不怕苦累,但数次由于目不识丁,被同伍嬉笑,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决心学文习字。每晚伴油灯深夜,自强不息。有一次,被营长宋哲元(七·七事变时,任二十九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北平绥靖主任)发现,王长海孜孜不倦、勤奋致学的精神为之感动,便派人送去笔墨纸砚鼓励其学习,表扬其刻苦精神。从此在宋哲元的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长城抗战 浴血喜峰口
夜袭敌营 大刀显神威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次年一月,又驱舰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鼎等抗日将领率领下,抱着尺土寸草不能放弃的决心,奋起抗战。同年三月,日本扶植清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傀儡政权,并大造“热河为满洲国土”、“长城为满洲国界”的舆论,企图把侵略魔爪伸向关内。
一九三三年元旦,日军故意在山海关制造事端,并炮击临榆城,驻临榆东北军何柱国旅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揭开长城抗战的序幕。二月,日军以第六、第八两个师团的兵力向热河进攻,守军万福麟等部纷纷溃退,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率部弃承德西逃,二十五日,热河为日军侵占。日军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全国人民为之悲愤,各地爱国将领、爱国团体纷纷通电,要求抗日。
日军侵占热河后,即分兵进攻长城各要塞关口。三月九日,日军铃木师团所属十三、十四旅团二万余人,并附伪军,计三万之众,进犯长城喜峰口。当时驻遵化的二十九军(宋哲元部),即令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第一O九旅经三屯营向喜峰口急进防堵。在旅长赵登禹的带领下,仅一天功夫,跑了一百七八十里路,先敌一步赶到了喜峰口。赵登禹尚未部署完毕,敌人便开始了进攻。赵旅长沉着冷静,把善于打硬仗的二一七团(团长王长海)派到第一线应战,将二一八团(团长董升堂)和特务营(营长王宝良)部署在第二线。双方一接触,战斗就很激烈,日军以二十余辆坦克,五十余辆装甲车为掩护,向喜峰口阵地发起猛攻,敌人势在必取,炮火极为猛烈。二十九军官兵报国耻奇痛,坚守阵地,寸步不让。到了晚间,在王长海团长的带领下,组成了五百人的大刀队,乘夜色潜登日军所占山头,出其不意地杀入日军阵地,一场白刃肉搏战,杀得日军死尸遍地,大刀队官兵亦多数壮烈牺牲,王长海仅带数十人生还。十日,日军主力抵达,下令三日内攻下长城各口。日军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长城喜峰口、古北口、冷口等处阵地全线猛攻。这时,二十九军各部亦相继赶到喜峰口,双方展开剧战。赵登禹旅长亲临前线督战,率部伏各口峰峦幽僻处,待敌炮火暂停,敌兵临近时,便蜂拥而出,用大刀砍杀,赵负伤后仍继续坚守指挥岗位,不下火线,士兵见状,士气大振,英勇奋战。肉搏数十次,数处高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双方损失甚重。由于敌人占据喜峰北口两翼高山,二十九军受牵制,所以,11日晚,王长海团奉命用迂回包围的方法,绕敌侧背,进行夜袭,以便歼灭敌人。王长海率领全团两千多名官兵,出潘家口,绕到狼洞子、白台子敌炮兵阵地,先将敌哨兵消灭,敌兵正在酣睡,猝不及防。王长海冲锋陷阵,一马当先,杀入敌阵,并指挥全团官兵奋勇砍杀,俨若砍瓜切菜。这次夜袭,砍死敌人六百余人,获敌大炮十八门,因山僻路险,运回六门,其余当场全部破坏,敌人的二百余辆辎重车,亦被悉数焚烧。关于王长海喜峰口抗战,一九三三年的《大公报》有以下记载:“接冯治安电云:敝师赵旅长之王团,于今日(九日)午时奉命接替万部喜峰口防务,未毕,敌值口部,守宽城子之部队纷纷退入口内,敌唐(坦)克车二十余辆,装甲车五十余辆,并有步骑炮连(联)合之部队,尾追前来,至口外附近,已与我赵旅所部王团接触,敌以全力猛攻,我方沉着应战,肉搏数次,双方损失甚重,刻仍在战斗中。”(三月十一日第三版,标题:日本野心未已 喜峰口战事剧烈):“喜峰口战讯如下:①宋总指挥十二日电云:喜峰口数日战斗极烈,敌人势在必得,我军拼命死守,互失互得,双方伤亡甚重……(2)王长海团绕至敌后,占领白台子、狼洞子,与正面之佟泽光旅夹击喜峰口东侧高山之敌……②宋部冯、张(即张自忠)两师长十二日电云:我军自与倭奴正式接触,连日来,敌以全部约三旅之众,野山炮五十余门,装甲车、坦克车数十辆,以炮火之集中,向我喜峰口之阵地轰击,敌我互为四昼夜之血战,肉搏不下三十余次,幸赖我官兵俱抱与城偕亡之决心,人人拼命,杀声震天,我方伤亡甚重,我赵旅长登禹孚伤不退,后于十一日申刻亲率王、董两团出潘家口,分两路绕袭敌人背后,当夜即将敌人归路截断,我王团于今晨将敌人炮兵阵地占领,获野炮六门,砍死敌人六百余人,敌人辎重车共约二百余辆亦被我悉数焚烧……”(三月十四日第三版,标题:喜峰口激战敌受重创 宋部昨晨总攻日军全部溃败):“据宋哲元部参谋长张维藩十三日电平报告①喜峰口外正面之敌,真(十一)晚经我夜袭,受创甚剧,本日急图反攻,战斗仍激烈,我官兵沉着应战,远则枪击,近则刀砍,敌终未得逞。②真(十一)晚,绕攻时,我王团长长海将敌炮兵阵地占领,得大炮十八门,因山僻路险,只运回六门,余经完全破坏,故今日敌反攻,炮击甚少……”(三月十五日第三版,标题:宋哲元部之大收获 包抄日炮兵阵地得炮十八)。
长城抗战喜峰口之役,打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打出了中国军威,重创了日铃木师团,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骄妄气焰,连日本人自己也承认喜峰口一战是“皇军未曾遭到过的伤亡和挫辱”,显示了中国军队抵御外侮的能力与士气,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当时的日本报纸感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自此,二十九军名声大振,抗日猛将赵登禹、王长海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不久,一O九旅奉命扩编为一三二师,赵当了师长,王长海晋升为一三二师第二旅旅长。
七·七抗战 王长海晋升师长
坚守固安 一三二师喋血两月
长城抗战后,第一三二师驻防北平南苑。师长赵登禹、旅长王长海经常派官兵参加北平市民、学生的抗日游行队伍,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的口号。一九三五年冬,一三二师奉调驻防河北任邱、河间一带,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接北平防务。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在河北省宛平县卢沟桥挑起事端,发动了侵华战争。当时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何基沣旅吉星文团,奋起抵抗,揭开了中国人民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七月八日,中共中央发表抗日宣言,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武装保卫平津华北!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全国人民通电支持二十九军的抗日行动的呼声下,在国民党政府及华北当局乞求妥协,并未使日本侵略止步,反而向华北大量增兵的现实下,宋哲元将军毅然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命令二十九军全线奋起抵抗。三十七师(冯治安)、三十八师(张自忠)分别在丰台、廊坊、天津击败日军。七月二十六日晚,日军袭击我广安门驻军,同日,宋哲元命一三二师从河间、任邱一带开赴北平增援,并委任师长赵登禹为南苑方面的指挥官,阻击日军。二十七日早三时,日军又围攻我通县驻军,进逼北平,傍晚,赵师长到达南苑指挥部,一三二师陆续到达。二十八日拂晓,日军以步兵三个联队,炮兵一个联队,飞机三十余架从西南两面向南苑进攻,同时,向二十九军发起总攻击。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袭击一三二师阵地,在师长赵登禹指挥下,王长海率领官兵顽强抵抗,左右冲杀,但由于部队刚到,防御工事尚未构筑,敌人炮火猛烈,经苦战,南苑失守。南苑之战,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阵亡殉国,官兵死伤五千余人。二十九日,北平陷落,三十日,天津失守,日军挥师南下。
赵登禹在南苑之战殉国后,由于王长海在战斗中表现的机智、勇敢,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精神,宋哲元力排众论,提升王长海为一三二师师长。王长海奉命率领全师官兵与日军激战于河北省固安县王家口、杜林镇、杜森镇、子牙镇一带,喋血苦战两月,子牙河水变为红色。日军凭借飞机、大炮、坦克,而一三二师官兵只有步枪、手榴弹、大刀。由于秋季积水,长期水中作战,很多官兵腰腿生蛆,伤亡惨重。因固安位于平汉、津浦路之间,是日军南下要冲,王长海师官兵誓死保卫,阻止日军南侵。九月中旬,一三二师奉命撤出阵地,南下休整,由庞炳勋部接防,不久,固安失守。
光复平陆与台儿庄大战
一九三七年九月六日,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三十七师,一三二师扩编为77军,军长冯治安,下辖七十七师(师长张凌云)、一三二师(师长王长海)、一七九师(师长何基沣)。下旬,王长海师退至黄河北岸准备渡河,而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平汉线总指挥刘峙却令一三二师背河布阵,不准过河。刘峙意欲将王长海师做为“第二道黄河天险”。王长海下令强渡。过河后,刘峙部竟将王长海师团团包围,企图缴械,幸亏宋哲元及时电请解围,旋又接国民党军委命令,要一三二师立即开赴山西,收复平陆城。平陆地处晋南,黄河北岸,直接威胁潼关及陇海线,所以日军率先攻占,而且,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极强。其实,这是蒋介石的“借刀杀人”,排除异己,想借日本人的刀消灭冯玉祥的老部下。王长海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军令难违,只好率全师渡河开赴平陆。在王长海的亲自督战下,激战一昼夜,便啃下了这块骨头,光复平陆城,奉命就地驻防休整。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上海会战拉开序幕,经过近一百天的苦战,十一月九日,上海沦陷。十二月十三日,日军攻陷南京。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是急欲打通津浦线,南北会师夺取徐州,然后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我抗日中心城市武汉。为阻止日军的进攻,国民党军事当局调集以孙连仲军团、汤恩伯军团为主力近十万大军,并于十月十二日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指挥津浦线防御战。台儿庄是山东峄县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位于台枣支线、台潍(坊)公路交点,扼运河咽喉,乃徐州门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九三八年初,南面日军从南京渡江北犯,北面之敌是坂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南北夹击,冲向徐州。所到之处,均遭到守军强有力的抵抗,并给敌人以很大杀伤。三月中旬,驻防山西平陆的王长海一三二师奉命立即开往徐州,参加台儿庄会战。王长海急令全师快速行军到达峄县以东的指定阵地,奉命攻打张山、白山两个山头,官兵怀着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个个争先,喊声遍野,奋勇冲击,经过激战,从中午十二点,一直打到深夜,收复了两个山头,日军仓忙向枣庄方向败退。当时,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拉锯战正继续进行,忽接李宗仁电:令一三二师迂回敌后,牵制敌人,掩护全军作战术转移,王长海深知任务艰巨,并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但这是对这个部队的信任,他立即将全军化整为零,小部队打击敌人,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并机智地突围。
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万余,毁敌坦克三十余辆,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
武汉会战与鄂西大捷
一九三八年四月至十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坚持最久,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一三二师自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即奉调第五战区(据说因在台儿庄会战中王长海表现勇敢,完成任务出色,深得李宗仁赏识,一三二师调第五战区是李向军事当局要去的)。当时李宗仁部驻大别山,负责长江以北防务,便命一三二师协助胡宗南军团防守河南信阳(乃武汉咽喉)。王长海师到位后,配合胡部与日军激战月余,十月十二日,信阳失守,撤至南阳。武汉会战结束后,驻防邓县,后又调驻湖北南漳,归第六战区指挥。
一九四四年四月,鄂西地区属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驻南漳)防区,国民党军队已形成战场大溃退。六月,日军占领河南全境,八月,占领湖北南漳、襄樊。此时一三二师从远安调驻宜昌,刚到驻地,即接孙连仲电:令一三二师轻装连夜赶奔南漳一线,任命王长海为前敌总指挥,并另拨给两个团,补给一三二师,阻止日军南下宜昌,在南漳一带,一三二师与日军战斗持续两个月,在国民党军队战场大溃退的情况下,王长海师最后将敌人击溃,时称“鄂西大捷”,挫败了日军占领宜昌,完全控制长江的企图。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改编为第三绥靖区,一九四六年十月,一三二师师长王长海升任第三绥靖区第七十七军军长。后在上海解放前夕,离大陆赴台湾。(原载:政协平原县委员会《平原文史资料》第四期 1989年11月 张凤刚)
附录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平原县志·军法官》:“王长海,字子容,以军功历充二十九军连、营、团长,二十年随军长宋哲元,渡河入晋。军队缩编任二十七团团长,喜峰口抗日战役名震中外,升任二十九军一百三十二师第一百零九旅旅长,驻防察东。”
1979年版《平原县志·人物》:“民国三十五年(1956年)10月,王长海升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第七十七军军长。在解放战争中,他却站在人民的反面,为蒋家王朝的垂死挣扎而效命疆场。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受到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上海解放前夕,随蒋介石去台湾。1968年死于台湾。”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1963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8年。1999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县旧志。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应邀点校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并于2014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