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现实态度决定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现实态度决定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提出这个问题好像是没话找话、明知故问。成吉思汗当然是中国人。但是,现在这确实成了问题,我们还真得辩解一番。
据传,我们驻蒙古国的一位大使,为了表示中蒙友好关系亲如兄弟,曾对蒙古国的高级领导说:成吉思汗是中国和蒙古国两国人民的共同英雄。这句话引起蒙古国高级领导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我们抢走了蒙古国人民独享的伟大英雄,这是对蒙古国人民的极大不尊重。结果,我们的大使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成吉思汗的归属问题成了外交事件。
随着所谓的思想解放和开放思维的泛滥,我们的一些学者对成吉思汗的归属和元朝对中国统治的性质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的唱衰中国历史的观点,更是把那段历史说得凄凄惨惨,不把成吉思汗说成是外来入侵者不足以加深那种凄惨的感觉。
淡化中国历史发展的自身价值,将中国历史发展的完整性碎片化,为所谓中华文明衰败论寻找理由,否定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最终把中国的未来寄托于以西方为中心的所谓世界一体化上。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是中国发展和崛起的最大思想障碍。
有人会说,你是不是在小题大做,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国人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要认为成吉思汗创造了世界空前的英雄业绩就必须归中国所有。但对不起,现在的问题恰恰相反,我强调的是尊重历史事实。我是不会把创造同样伟大业绩的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等说成是中国人的。
我们对中国历史要有完整观和整体思维观念。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所谓正统的历代中原王朝的历史,历史上的中国人的概念也不仅是单一王朝臣民的概念。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国民都是中国人;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和十六国的国民,不论他们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国人;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各代和北朝各代的国民都是中国人;并存的北宋、西夏、辽国的国民都是中国人;并存的南宋、金国的国民都是中国人。
从广义上说,曾经归中国各王朝统治过的地区的历史,以及现在在中国版图内的地区的历史,都属于中国历史的范畴。否则,我们就不能准确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全面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
因此,历史上在中国北部出现过的匈奴、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东部出现过的渤海国、高句丽等,西部出现过的吐蕃、喀拉汗国、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等,南部出现过的南粤国、夜郎国、南诏、大理等,这些众多的少数民族国家,都是大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就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不断碰撞和融合中诞生和发展的。过去,我们主要关注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而把游牧文明作为附庸和破坏因素。现在,不少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游牧文明的发展历史,出版了像《另一半中国史》等不少从大中国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游牧民族历史的学术著作,实在是别开生面。
单就成吉思汗而言,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在角度,他都是中国人。
从族群溯源看,成吉思汗所属的蒙古乞颜部落,自古就生活在蒙古地区,并非外来族群。乞颜的名字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史书中,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姓氏来自其十世祖的名字,孛儿只斤氏子孙被称为广义的蒙古黄金家族。蒙古乞颜部落在历史上一直是其他强大游牧民族的附庸,直到成吉思汗崛起,蒙古民族才将草原的其他民族收归麾下。
从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看,蒙古一直被视为中央王朝的附庸。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被金国处死的理由就是游牧叛人。后来,成吉思汗协助金国消灭塔塔儿部落后,被金国授予“札兀惕忽里”官职,大概相当于招讨使的职权,成吉思汗利用这一身份统辖部众,号令诸家贵族,东征西讨,最终完成统一蒙古的大业。
从活动的地域看,成吉思汗除了西征花拉子模的六年时间外,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蒙古和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以西夏和金国为进攻目标,最后,病死在六盘山下的甘肃清水县。
尽管蒙古当时的势力已经扩张到欧洲、西亚,但从成吉思汗的活动轨迹可以看出,成吉思汗一直把自己的统治中心放在东方,并把消灭金国取而代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方面是要报杀祖之仇,另一方面就是要在中原建立自己的王朝。他临死的遗嘱就是“联宋灭金”。
从蒙古发展看,自元朝建立以来,蒙古民族活动的中心就整体向南移动。元朝灭亡以后,蒙古族的活动重心主要在内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都集中生活在内蒙古。当年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演变成了后来的博尔济吉特氏。但由于200多年的内部厮杀,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几乎被消灭干净。
在元朝覆灭、蒙古皇室退到蒙古草原后,察哈尔部作为蒙古的中央万户,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其汗是元朝和北元皇帝的嫡传子孙,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尔部的最后一位大汗为林丹汗。
不少人认为,林丹汗也是北元的最后一位大汗。这里补充一下北元的历史。元朝皇帝被赶出长城以外,退守蒙古草原后,仍自称皇帝,史称北元。北元覆灭的时间有三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1388年明朝大将蓝玉大败北元军队,北元天元帝败逃,被阿里不哥的后代也速迭儿杀死,也速迭儿自称卓里克图汗。当初,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大汗汗位,失败后被囚禁而死,他的后代算是为他报了一箭之仇。以阿里不哥后代为代表的瓦剌部与以忽必烈后代为代表的蒙古本部(也叫鞑靼部)就此分裂,开始相互争斗。以此为标志,北元灭亡。
第二个说法是1402年阿里不哥系的坤帖木儿汗被权臣布里亚特·乌格齐杀死,布里亚特·乌格齐自称蒙古大汗,并取消北元皇帝称号,成为黄金家族以外即位蒙古大汗的第一人。以此为标志,北元灭亡。
第三种说法就是林丹汗的败死是北元灭亡的标志。1510年,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忽必烈系的达延汗结束了百余年的蒙古混乱局面,重新统一东蒙古,将外蒙古和内蒙古的所有部落整合为六个万户部落,委派自己的儿子分别统率各部。达延汗死后,蒙古各部又恢复自行其是的各自为主局面,虽然蒙古大汗汗位还继续接续,但已经空有其名,最后传到了林丹汗。林丹汗是达延汗的七世孙。如果从成吉思汗算起,林丹汗是蒙古帝国的第三十五任大汗。
1634年,林丹汗被皇太极打败病逝后,察哈尔部归顺清朝,林丹汗的后代被封为察哈尔亲王。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吴三桂“三藩”叛乱的节骨眼上,察哈尔亲王布尔尼(林丹汗的孙子)也趁火打劫宣布叛乱,康熙皇帝只得让周培公和图海组织满族贵族子弟前去平叛,最终平定了察哈尔亲王的叛乱。察哈尔亲王的家族因叛乱罪全部被杀死。其结果是,作为嫡传体系的成吉思汗直系后代自此灭绝。
内蒙古的科尔沁部落由于忠于清王朝,成为内蒙古最尊贵的黄金家族后裔部落。科尔沁部落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合撒儿当年被任命为护卫成吉思汗中央大帐的科尔沁护卫军的首领,他的部落因此得名。科尔沁部对清朝最为忠诚,被皇太极视为干城,列为内蒙古诸部之首。
科尔沁部先后有姑侄两代三位科尔沁公主同嫁皇太极,其中一位生下了后来的顺治皇帝,并辅佐皇孙康熙皇帝开创一代伟业,她就是著名的孝庄皇太后。也就是说,从顺治皇帝以后,清朝的所有皇帝身上都带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血统。
我们再说说外蒙古,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情况。在成吉思汗及子孙将政治活动中心向南移动后,外蒙古地区被封给了部属,成了异姓统治地区。直到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包括现在的内蒙古和外蒙古)后,达延汗将所属领地分为6个万户,其中在外蒙古的喀尔喀万户,共十二部,分成内五部和外七部,被达延汗分别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后来,内五部进入内蒙古不再称为喀尔喀部;外七部仍留在外蒙古继续称为喀尔喀蒙古,一直生活到今天。现在蒙古国80%的人口都是喀尔喀蒙古人。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清洗后,作为喀尔喀蒙古贵族的所有黄金家族后裔全部被消灭。所以,现在的蒙古国人已经没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血统了。
也就是说,外蒙古虽然是成吉思汗家族的诞生地和早期活动地区,但早已失去了蒙古民族活动区域的核心地位,被边缘化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黄金家族后裔。黄金家族的后裔现在全部都生活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目前,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口有630多万人,而蒙古国人口为330万人。
由此看来,把成吉思汗说成是只属于蒙古国的伟大英雄实在与事实相去甚远。但我们又不能公开反对蒙古国这样说,毕竟蒙古国需要成吉思汗作为国家精神的象征,来凝聚蒙古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实际上,我们的大使说成吉思汗是中蒙两国人民的共同英雄还是非常友好的。但牵扯到蒙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中蒙两国的国家关系,我们又不能过于较真。真的挺无奈。
毛主席在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中,把成吉思汗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杰出领袖的代表,与中国的其他伟大君王并列,这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观的体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雄姿英发的草原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