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姓的来源,姓氏的出处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但姓氏是女人发明的吗?
古姓的来源,姓氏的出处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但姓氏是女人发明的吗?
姓氏的出处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但姓氏是女人发明的吗
姓氏是母系氏族社会诞生发明的。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母系民族社会,女人那时就是氏族中的核心,如果有婴儿诞生的都会继承母亲的姓氏。甚至孩子就只知道自已的母亲叫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叫什么,那时的母系氏族社会需要按照彼此不同的姓氏区分血脉,避免近亲结婚,影响生育率。
现在有些姓氏就是母系社会的古姓氏有八大姓,臂如带有女字旁的古八大姓:姜、姬、姒、嬴、妘、妫、姞、姚等都是人们继承的姓氏就是女姓祖先的姓氏。
母亲氏族社会在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所取代。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时代,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也就是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男性就取而代之成了核心。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仍有支配地位和主導地位。
有多少姓氏发源于陕西
姬姓发源于陕西。
姬姓为万姓之祖,姬姓衍生了411个姓氏,占《百家姓》504个姓氏的82%。这411个姓氏又衍生了无数个姓氏。
传说姬姓为黄帝的姓氏,炎黄二帝发祥于陕甘泾渭流域。而黄帝的裔孙、周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圣是陕西岐山周原人。姬姓也是在周朝,通过层层分封才开枝散叶,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使姬姓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姬姓和姬姓衍生的所有姓氏,根都再陕西。所以说全国80%以上的姓氏发源于陕西。
姓氏都记载的是贵族或名人的后代,那当时普通百姓怎么传的姓氏
农民回答谢邀
中国的姓氏从远古母系氏族开始随母姓,那时还没有形成文字记载,后来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由母系氏族进步为父系氏族,由男性掌握家庭,由于男性比女性要强,围城立国,强者壮大,弱者灭亡,分封诸侯,论君臣,开始有简单的文字记戴,也出现了氏族的记戴,到后来文化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开始撰写了皇室家谱,记载君臣发展史,成为皇室家庭发展史,也就是皇家家谱,由于文化普遍提高,加上朝中文武大臣告老还乡,他们回乡后为了记载他们荣光一世,也开始撰写他们的家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在乡村中形成家谱,修宗祠,老百姓修家庙,为记念祖先,寻根思源,一直延续至今,修宗庙,撰写家谱,形成各门姓氏。
从黄帝时代开始,我们的姓氏经过了怎样的变迁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叫“姓”和“名”,与之相应的,还有“氏”、“字”等等。这些都是具有十分准确意义的概念,不容马虎,我在后面所讨论的,都是建立在此的基础上。
首先,我们来明确概念。姓、氏、名。我用自己的话直白的讲,姓,这个以“女”为偏旁的字,代表的是我们的母系归属,先秦时的姓,很多也是“女”部的,如姜、姬、姒、嬴、姚、妫;氏,代表我们的父系归属,更近于我们现代人的姓。名,简单说是我们各自个体的身份标识。先秦时代姓与氏概念的淡薄,大概是在战国初期发生的,二者的最终混淆,是汉初的事情。出于这个原因,太史公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常常在姓氏问题上为后人制造大麻烦。
其次,中国历史文明萌蘖后最先进入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因而,姓是一个比较先起的比较大的概念,所谓的“同姓不婚”也是从这个层面来谈的。进入父系氏族公社的历史发展阶段后,为了区别父系的身份传承归属,“氏”的概念应运而生。再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氏所扮演的角色,有些类似于后代历史中中国大家族堂号的作用,一个家族中有所成就者、繁衍壮大者、独立分支者,往往另立新氏、独立成氏。用《通鉴外纪》的说法,也就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所以说,一个人出生后,其姓便固定下来了,而其氏,是可能根据其自身成就或长辈成就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由此,姓别婚姻,氏分贵贱。此外,在周代,姓、氏是贵族专有,平民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而具体到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说,有些人叫齐桓公为“姜小白”是十分没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很不尊重不礼貌的。
虚头巴脑的说了不少,我觉得这样的问题,还是通过若干实例来辅助的谈谈会更有裨益。先说先秦几大姓,黄帝的姬姓,也是周朝的国姓,同时鲁国、晋国、郑国、卫国、虞国、虢国、吴国、燕国等的国姓也都是姓姬的,大舜的姚姓,大禹的姒姓,也是夏朝国姓,越国是这个姓,商的国姓是子姓,宋国也是这个姓,炎帝的姜姓不能忘了,这也是齐国的国姓啊,秦国和赵国都是嬴姓,楚国是芈姓。这是巴拉巴拉的一堆姓,其时还是比较简单的,复杂的是氏。
关于氏,主要复杂在来源比较多,也就是说,立堂号,立氏的这个缘由比较多元化。
1.国家。我上面巴拉巴拉那么多诸侯国,国名就是他们各自的氏,所以如果我们打算不礼貌的按照今天点名的习惯直呼他们的话,那么,出现的应该是下面的一些声音:周发(不是姬发)、鲁旦(不是姬旦)、夏禹(不是姒禹)、商汤(不是子汤)、吕尚(不是姜尚,后来建国了,就改齐尚了),齐小白(不是姜小白),最关键的,是秦政(而不是嬴政)。
2.国君的儿子们,继承国家之前,是不能以国为氏的,小屁孩儿还立不了堂号那个意思,所以,统一氏“公子”,所以,早期的齐小白是被称作“公子小白”的。
3.大夫们,以封邑为氏。诛智伯三家分晋的智瑶,原为荀氏,其祖被有叫荀首的,被封在叫智的封邑,于是智氏就出现了。羊舌赤和柳下惠也是这样的情况。
4.居住地。像我们特别熟悉的南郭先生、东郭先生、南宫适、百里奚和百里视父子(孟明是字),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5.官职。司马、司徒、上官是这类氏的典型。而今天我们常常能见到的“祝”姓,即混淆以前的“祝”氏,也是来源于此的。
6. 先人谥或字。以先人字为氏的,孔子算是一位典型,孔子是宋公孙嘉的后人,公孙嘉的字叫孔父。以先人谥号为氏的,当推楚国的景氏和昭氏这两大望族。景氏的来源是楚景平王的谥号,昭氏的来源则来自楚昭王。
7.立身之技。这类的典型例子我想到甄嬛和甄士隐最初源头的“甄”氏了,还有巫启贤祖先最初的“巫”氏,都属于此类。
最后要特别说明两点,一是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一,氏就叫做姓了,很多支脉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二是春秋后,平民也开始出现有氏的现象,氏不再是贵族专属。
下面说说女子的称谓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女子称姓,而且姓要后置,一般不称名,称呼的格式大概是以下几类。
1. 国籍加姓。齐姜、褒姒。这个国籍也可能是其配偶的,如息妫属于这种情况。
2.配偶的氏加姓。如赵衰的妻子,称赵姬。
3.谥号加姓。这个谥号可以是本人的谥号,如文姜、贞姜,更多的是配偶的谥号,如宣姜、武姜。这是因为妻从夫谥的缘故,但是如果妻子死在丈夫之前了,那就没办法了,于是就只要先有自己的谥号了。4.排行加姓。这个是最多最普遍最常规的。孟姜、仲子、叔妫、季芈,都是这类。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先秦女子,姓后置,是定规,唯一的例外,是姓后加“氏”字称女子,如称武姜为姜氏、骊姬为姬氏,也是可以的。
另外,女子一般不称名,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无名,楚昭王的妹妹叫季芈,就是有名的,她的名叫做畀我。
以上说的便是古人的姓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