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攀枝花
重庆 攀枝花
凡居住攀枝花市的第一代,第二代攀枝花人大都具有双重情感,一是心灵的故乡,一是现居的家乡。
调阅档案或填写表格,在籍贯一栏,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写下的一定是重庆、四川、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河北、湖南、湖北、辽宁、吉林……
什么是五湖四海?什么是天南地北?什么是四面八方?我想,攀枝花人读得最懂。
诚然,就第二代攀枝花人而言,攀枝花用她的热土,她的阳光,她的水养育着异城出生,此城生长的“攀枝花人”,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情深义重的我们却也依恋着攀枝花这块故土,依恋着攀枝花这座城。不可置否的是,在我们的脑际里仍留有故乡的印痕,那是历史印刻于我们大脑,却永远也无法磨灭的印迹,是历史留下的烙印。
我脑海里烙印着清晰的两个字——重庆。
对于一九七0年五月,少年10岁的我,离开重庆,离开亲人,也只是一种亲人间离别的哭泣,没有思想,没有愁绪,那伤心的眼泪也是对亲人的一种不舍。每每读到“乡愁”二字,也是一溜而过,从不曾思过想过。
那一年,当一个稚嫩的声音问起:爸,我们的“老家”在哪儿啊?一股乡愁情结骤然勾起,往事回放,我才深知乡愁难舍啊!
如果说一九七0年五月与亲人离别的泪还抹去的话,那同年十二月那个夜晚,在攀枝花市仁和街上“大河旅社”旁手持塑料“鲜花”等候的我们,为迎接远道而来,同是支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重庆“老乡”的泪又融合在一起了。老人、新人都为对方抹去热烫的泪滴,握手,问候都是异乡见亲人,听乡音啊。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异乡”见“老乡”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心灵慰藉。
乡愁怎能割舍,在去攀枝花的时候,父亲就曾指着长江对我说:长江的上游就是金沙江,来到攀枝花,站在渡口大桥上,父亲又指着狭长的金沙江对我说:金沙江的下游就是重庆。
父亲的话让我的梦中总是将长江与金沙江叠加在一起。
虽说在攀枝花生活了这么多年,最让我欣慰的是,当朋友,特别是新朋友对我说:重庆人吧,说话,办事都那么耿直,就是喝酒都不“踩假水”(很豪爽的意思)。那时,我也会在心里说:对头,重庆崽儿都是这样的。
其实,攀枝花与重庆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身在攀枝花,你也能充分地感受到重庆的地貌风味。无怪来到攀枝花的异地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叹,这座城市与哪座城市似曾相似,迷思片刻,由衷而叹:哦——重庆,对对对,与重庆太相似了。
重庆有长江与嘉陵江,攀枝花就有雅砻江与金沙江;重庆有上半城,攀枝花就有下半城;重庆有北温泉,攀枝花有红格温泉。在攀枝花大、小街道来回穿梭的都是重庆“恒通”重庆“宇通”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公交车。傍晚金沙江边观景,两岸灯火辉映,攀枝花虽不及重庆繁华,却也不失她的华丽魅力。
友朋自远方来,攀枝花人请吃的不是重庆“刘一手”就是重庆的“吴铭”火锅,不是重庆“孔亮”就是“重庆码头”火锅。的确,凡火锅商家不在招牌上冠以“重庆”二字,就不足以表明自己的品牌似的。当然啰,在吃翻滚麻辣火锅时,再畅饮“重庆啤酒攀枝花有限公司”出品的“国宾”或“山城”啤酒,或就直上重庆的“乐堡” 啤酒。开起啤酒,重庆人的好客,重庆人的豪爽,重庆人的耿直都在那杯酒中:来——整起!
一顿热辣滚烫的火锅,一身大汗淋漓,一阵酣畅痛饮,离桌时才会边擦嘴,边直叹:哎——巴适!地道!重庆味!再迷糊一点的还会问:哥,我这是在重庆?还是在攀枝花?
就是不想出门,你买一袋重庆产的或“秋霞”“德庄”火锅底料在家中待客,同样可以乐享重庆风味。
在攀枝花,从来不缺重庆情感。
渣滓洞——这个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那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六座岗亭,内院的放风坝,男牢、女牢以及铁锁链、电椅子、煤火炉、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刑具一一展现于我眼中,立于此地的我实为江竹筠、许建业等革命烈士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感染。那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震撼着每一位凭吊者,同时也洗涤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当我再次看到“解放碑”时,心里升起的不仅仅是一种儿时的记忆,那是一种由衷的敬意。解放碑与重庆人民一同历经了怎样的深重灾难?经历了什么样的炮火纷飞的岁月?见证着重庆的新生,重庆的变迁,重庆的崛起,重庆的腾飞。这也是儿时不曾所知,今受教育的我。
诚然,回到重庆,回到故乡,不吃一顿真正的重庆火锅,算到过重庆吗?“喳喳老火锅”——就名字而言,一听就应该是带着浓厚的重庆乡音,具有重庆特色火锅之一吧。一锅红辣翻滚的火锅底料直刺我们的眼、鼻的时候,当那鲜、嫩、麻、辣的肉进入口中的那一刻,胃才真正地领会到家乡火锅的地道与不摆了。
不见当年危危欲坠的“吊脚楼”;不见屈着身子,背着僵绳的“纤夫”;不见上、下来回穿梭的“缆车”。幕降低垂,华灯初放,江面泛着点点渔火,座在流动着一江五彩波光的游轮上,凭眺两岸流光溢彩,异彩闪烁的霓虹,耳旁响起久违的汽笛声,一切又让我回到了现实,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朝天门吗?
重庆——近在眼前,却让我那样的陌生。
重庆依山耸立云端的高楼,山城秀丽典雅的风景我还未来得及亲近,就那样急匆匆地挥手道别了。如果说二00六年六月的重庆“红色旅游”我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过客”的话,那之后所做的“红色重庆”梦让我是那样的期盼。就是站在金沙江边望着两岸璀璨的灯火,我都还误以为是在嘉陵江旁。
你去过重庆吗?
你到过重庆吗??
你回过重庆吗???
重庆怎么啦?怎么啦!
现在的重庆,尤其是直辖后,哎——告诉你吧——简直是----哎----不摆啦!
说者那个表情,那个神态,就是一个地地道道重庆人的直率、豪爽、火辣。
是谁倒拨了我脑海的时钟?是谁触发了我一种回乡的欲望?
金沙江与长江一水相连,重庆与攀枝花天各一方,大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之意。重庆、攀枝花究竟有多远?
一九七0年离开重庆取道贵州贵阳,云南昆明到攀枝花,座火车,座汽车,重庆、攀枝花有多远?一九七八年随母亲经四川成都回重庆,攀枝花、重庆有多远?后来攀枝花有了直达重庆的火车,攀枝花、重庆有多远?再后来,重庆、攀枝花有直飞的航班,攀枝花、重庆有多远?当下,一个按键,就能听到那头重庆家乡的乡音;一个按键,就可视频重庆老乡的笑脸,重庆、攀枝花有多远?
素不相识,一听重庆口音,就那样亲切、豪爽、耿直地聊起来了。那是重庆人的性格亦是攀枝花人的性格。
人在攀枝花,情牵重庆,这就是第一、第二代攀枝花人的重庆恋结吧!
四川攀枝花·竹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