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被叫停?住建部发声:从今年开始,房龄达20年的统统这样解决
棚改被叫停?住建部发声:从今年开始,房龄达20年的统统这样解决
棚户区改造,简称棚改,是指对城市中的老旧、危险、拥挤、不符合规划的住房进行拆除重建或改造提升的一项工程。棚改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更新和发展。自2008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改工作,累计完成了约1亿套棚户区住房的改造,惠及了约4亿人口。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转型,棚改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和调整。一些媒体报道称,我国将全面叫停货币化安置方式的棚改项目。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棚改真的被叫停了吗?住建部对此有何回应?未来棚改将如何进行?
棚改并没有被完全叫停,而是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优化
根据住建部相关官员的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货币化安置方式的棚改项目,转而推进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所谓旧城区更新,就是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对城市中心或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老旧房屋进行修缮、加固、美化等措施,以提升其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
所谓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就是对20年以上房龄的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改善和完善。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呢?
1、货币化安置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货币化安置方式是指拆迁户按照政府规定或协商确定的标准获得一定数额的补偿款,并自行选择购买新房或租赁住房的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节省政府资金和土地资源,并且给予拆迁户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但也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一是拆迁户拿到补偿款后可能会到周边地区购买新房或投资炒房,从而推高当地房价;
二是拆迁户可能会因为补偿款不足或者信息不对称而无法购买到合适或者满意的新房;
三是拆迁户可能会因为缺乏理财知识或者遭遇诈骗而将补偿款挥霍或者损失;
四是拆迁户可能会因为搬离原住地而失去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习惯,造成心理和生活的困扰。
2、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更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是在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肌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对老旧房屋和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大拆大建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冲突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保留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提高城市的品质和魅力。此外,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是一种以改善为导向、以提升为目标的工作。这种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中的住房供应,缓解住房紧张的矛盾,稳定住房价格的预期,促进住房消费的升级。同时,这种工作也可以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其转变发展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综上所述,棚改并没有被叫停,而是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优化,从货币化安置方式向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方式转变。这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情实际、符合人民利益的改革举措。我们相信,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参与下,在广大居民的配合下,我国的棚改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幸福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进行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旨在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魅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旧城区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如下:
1、旧城区更新是指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对城市中心或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老旧房屋进行修缮、加固、美化等措施,以提升其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旧城区更新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更新范围和目标,制定更新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更新工程,监督检查更新效果,评估更新成果。
2、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是指对20年以上房龄的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改善和完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主要步骤包括:开展摸底调查和评估,确定整治范围和标准,制定整治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整治工程,监督检查整治效果,评估整治成果。
具体来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主要实施“六治七补三规范”,可分为综合治理和综合改造两部分内容。其中:
1、综合治理内容应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清理地桩地锁、整治开墙打洞、清理群租、地下空间整治、完善小区治理体系和建立规范化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等。
2、综合改造内容应包括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如水电气热信等)、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如绿化照明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如养老托育等)、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建筑节能改造(如北方采暖地区)、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
棚改政策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
1、棚改政策可以增加住房供应,缓解住房紧张的矛盾,稳定住房价格的预期,促进住房消费的升级。特别是实物安置方式,可以直接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满足低收入群体和刚需购房者的需求,降低社会分化和不平等。
2、棚改政策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棚改政策可以作为一种反周期调节手段,通过增加基建投资和消费需求,刺激内需和就业,稳定经济运行。
3、棚改政策需要有合理的规模和节奏,以及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过大或过快的棚改规模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冲突等问题,同时也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债务压力和财政风险。
过小或过慢的棚改规模可能会影响民生工程的效果和效率,同时也会错失经济发展的机遇。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综合平衡,实现棚改政策与城市发展、居民利益、市场供需之间的动态均衡。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