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系列7 母乳时一定要知道的 上
孕产妇系列7 母乳时一定要知道的 上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但一些初为人母的读者往往有些小问题想知道,我们来了解一下。
1、母乳是否越吃越多?
回答:是
奶水是吃出来的,不是攒出来或者养出来的。促使母乳增多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宝宝频繁地吸吮。因为乳汁产生是通过泌乳反射来完成的,当宝宝吸吮乳头和乳晕时,刺激妈妈脑垂体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吸吮的次数越多,泌乳素分泌就越多,乳汁产生得也就越多。通俗说就是妈妈的大脑能够把宝宝频繁吮吸形成的刺激转化为下达产奶的指令,只要刺激的强度足够大,也就是吮吸的次数足够多,乳房不断被吸空,奶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出来。因此奶水越少,就越要尽可能多次地喂宝宝吃奶。把奶水攒着,过四五个小时才喂,短时间内看起来似乎是能够让宝宝一顿吃个饱,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只有一个——奶水会越来越少,宝宝也就越来越不够吃了。
2、母乳营养只保持到产后6个月?
答案:否
这个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无须添加任何辅助食品。6个月以后,宝宝发育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开始添加辅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母乳营养的降低,因为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该阶段宝宝“配方”生产的,其中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辅食,如肉类、蔬菜、稀饭、水果等,母乳的营养价值仍然是最高的。
3、初乳一定要喂宝宝?
答案:是
母乳中最珍贵的就是刚开始几天分泌的乳汁了,医学上称为初乳。初乳色黄质稠,量少(10~40毫升)。有些妈妈认为这种奶脏而将之放弃,实在太可惜了。要知道,初乳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和抗病物质,能给予新生宝宝杀菌的武器,能抵抗和杀死大部分可能遇到的病菌。有助于增进新生宝宝呼吸道和消化道防御病菌入侵的能力,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初乳同时有通便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宝宝的肠道和胎便。所以初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妈妈也一定要记住把初乳喂给宝宝。
4、母乳应按需喂宝宝?
答案:是
哺乳新生宝宝不能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喂。当宝宝饥饿性啼哭时,妈妈就应该及时哺乳;如果新生宝宝睡眠超过3小时,可尝试唤醒哺乳。新妈妈的乳汁越吃越多,宝宝吃饱后,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自然会形成规律。按需哺乳,不计次数,这种经常性的吮吸可刺激妈妈体内分泌催乳素,使乳汁出产得快些、多些。另外,按需哺乳还可预防妈妈奶胀,并使宝宝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定时哺乳的宝宝。
5、乙肝妈妈不能哺乳?
答案:否
妈妈得了乙肝,也能在医生指导下哺喂宝宝母乳。因为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接种乙肝疫苗,不会影响妈妈哺乳。目前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宝宝吃母乳后得乙肝的比率是一样的。就感染乙肝的风险来说,分娩的时候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通过母乳喂养,因为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具体请关注微信号:鸿陆健康,看本系列其他文章)
如果您想咨询相关问题、阅读全套系列文章,请关注公众微信号:LUFC168
全套系列文章,微信号:LUFC168
健康生活方式,微信号:LUFC168
独家解决方案,微信号:LUFC168
记得分享给小伙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