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简介
校企合作模式简介
导读
每年的毕业季同时也是求职季,校招季节莘莘学子纷纷大展拳脚,一路披荆斩棘力图进入心仪的企业,开启自己的职场之旅。
对于企业,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在简历的海洋中万里挑一,紧锣密鼓地安排面试,期望录得优秀的人才。
如果有一种模式,可以实现“未毕业,先入职”,或者“毕业即录取”,岂不两全其美?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这种模式–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意义
对于企业
1、获得有保障的人力资源供给:通过实行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获得持续的,稳定的人才供给,节省招聘成本,用工更加自由。
2、定向培养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融入企业文化、管理科学、工艺设计等课程,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毕业后无需培训即可上岗。
对于学校
1、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能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岗位要求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对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改变。
2、共同研发项目,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科研项目,企业也可在此期间投入资金支持,有效地解决了科研经费不足及学校因学费减免带来的资金运营问题。
对于学生
1、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竞争力:获取实际工作经验,有效地弥补课堂学习与实践经验互相分离的不足,有效提高应聘竞争力。
2、参加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即可加入企业,提高就业率:对于特定的合作模式,学生在完成实习通过考核后可直接入职公司,获得稳定的就业保障。
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订单培养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招生、实习就业连体同步;毕业后通过考核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工学交替模式
企业因用工需求,与学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准备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工作技能训练,按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实施交替。
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践也称“N+1”教学模式,即学生前N年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后,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产学研模式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进专业发展。
其他模式
除以上介绍的模式外,常见的合作模式还有:教学见习模式、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共建园区模式、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等。
▲校企合作程度差异下的潜在生源转化率亦不尽相同
校企合作的原则
根据校企双方需求确定合作模式只是开始,真正要将合作方案落地及巩固合作成果,还需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原则、互利原则、统管原则以及互动原则。
校企合作在路上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现已与西湖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约合作。校企双方将充分发挥碧桂园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优势,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