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第一中学仰德育之光 筑博学之梦
寒亭区第一中学仰德育之光 筑博学之梦
寒亭一中现有87个教学班,在校生4530多人,教职工478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2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潍坊名师2人,潍坊市特级教师2人,潍坊市教学能手61人,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80余人。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教研成果,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报刊宣传、推广。学校先后荣获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山东省毒品预防教育市级示范学校”“潍坊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潍坊市学校防艾滋病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设施完备打造优良环境
新校区占地322亩,拥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科技艺术楼、图书信息楼、学术报告厅、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12座建筑,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设3个“空中课堂”录播室;教学设施达部颁I类标准,现代信息技术配备科技含量高、配套全。校园建筑典雅庄重,教学设施功能齐全,学校环境幽静优美,校园文化特色显明。充分规划教学设施管理使用,校园教学、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整洁有序。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错落有致,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深入开展环保教育和节约教育,引导师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培育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
政治过硬重视师德建设
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完善普通中学学校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主动服务师生,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扎实开展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视班主任、骨干教师的成长,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打造名师工作室,注重名师效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
校风学风培育优秀学子
学校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材”为办学宗旨,以“从全面发展抓起,让每个学生成才”为办学理念,以“用爱心和责任成就人生”为校训,大兴“诚信、严谨、合作、奋进”的校风,全面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勤学善思、求真修智”的学风,积极深化各项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民主治校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基础上,运用校训、校史、校歌、校徽、校标等校园文化符号,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校园文明。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本学期,高三徐婉婷同学入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冯焕城同学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第一名,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德育优先铸就优异品质
积极推动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传递时代正能量,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文明出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并落实德育课程,深化学科德育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组织设计不同主题的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橱窗等,定期评比展示。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校园橱窗、餐厅电视、校园电子屏、学校公众号等载体,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和社团活动室的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打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加强团支部、学生会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建设与管理,营造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