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因新冠去世,离婚收场的第一段婚姻,《傅雷家书》早有端倪
傅聪因新冠去世,离婚收场的第一段婚姻,《傅雷家书》早有端倪
(文|白夜有读,图源来自于网络)
著名钢琴家傅聪因患上新冠肺炎,已经在英国去世,享年86岁。
有看过《傅雷家书》的人都知道,傅聪就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儿子。
傅聪从小在音乐上就有超人的天赋。据说他“长了一双音乐的耳朵”,在7岁的时候,家人随意按响琴键,傅聪不看就知道是什么音符。
这种天赋那叫做“绝对音高”,一般人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具有这种分辨能力。在古典音乐家中,莫扎特和贝多芬便是绝对音高的拥有者。
傅聪8岁开始学钢琴。14岁时,他声称自己“完全爱上了钢琴”。后来他去了波兰留学。
1955年,他获得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这项赛事中获奖。
1959年,因为某些原因,视艺术为生命的傅聪,背井离乡,浪迹五大洲,以一己之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傅聪的一生一共有三段情感经历,其中的最令人感到唏嘘的就是傅聪与弥拉的第一段婚姻。
弥拉是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她非常美丽温柔,嫁给傅聪的时候只有21岁。
可以说,傅聪能够被西方主流音乐界接纳,除了本身的才华以外,也离不开这位岳父的鼎力支持。
从傅雷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傅聪的的父母,也就是傅雷夫妇对儿子的这段婚姻抱有极大的期待。
傅雷夫妇的甚至跟儿媳妇秘乐。有很多的的书信往来。
傅雷夫妇很认可这个儿媳妇,在《傅雷家书》中,有这样的希望,
敏读了弥拉的信也非常欣赏她的人品。孩子,我不能不再一次祝贺你的幸运。二年半以来这是你音乐成就以外最大的收获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美满的婚姻,日后开出鲜艳的花来!
此处的“敏”是傅聪的同胞兄弟,可见傅雷全家对弥拉是十分满意的。
但是傅聪和弥拉的婚姻,在10年以后还是走上了结束的道路。
据说,两人结婚后,傅聪专注于练琴,又忙于演出妻子米拉,常常感觉到孤独。二人又经常发生口角,最终还是离婚收场。
究其原因的傅聪说:“东西方人的秉性差异太大”。
用这句话概括离婚原因,未免太过笼统了。其实,他们二人的夫妻关系及婚姻问题,在《傅雷家书》中,早有端倪。
夫妻二人只有生活上的帮助,没有精神上的交流。
在《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夫妇其实跟很多中国的传统父母是一样的。
特别的宠儿子,把儿子当小孩子一样。没结婚前,照顾儿子的生活,结婚以后,又把儿子托付给儿媳照顾。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婚姻关系应该是夫妻二人共同扶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但很明显在傅聪和弥拉的婚姻里,傅聪是以一个钢琴天才,以绝对的优势姿态掌控着二人的婚姻生活。
妻子弥拉对他的作用好像就是在生活上照顾傅聪,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甚至,两人婚后,傅聪连写家书都需要弥拉去代笔。
为了更好的处理家庭琐事,弥拉还专门去学习家政。
而傅聪专注于练琴,每天练琴要10多个小时,不准别人打扰。两人很少有精神上的交流。
傅雷夫妇在确认儿子恋情的回信中是这样说的:
今天接到你的喜讯,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做母亲的愿望总算实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愿你跟弥拉姻缘美满,我们为儿女担的心也算告一段落。
二人订婚后,傅雷夫妇的回信中是这样的:
你实在太劳累了!我一向认为音乐家的神经比别的艺术家更需要保护,这也是有科学与历史根据的。这一段希望细细到到译给弥拉听,让她以后在这方面多帮助你,代我们督促你多休息!
二人结婚后,傅雷夫妇回信中是这样的
想到儿子今后的饮食寒暖,身边琐事,有这样一个理想的弥拉来照顾应付,你也不再觉得孤独,我从此可以交卸责任,一切放心了。
傅聪的脾气不太好。
前面我们也说过了,傅雷夫妇是非常认可儿媳妇弥拉,并认为,儿媳妇弥拉是傅聪的福气。
在1960年八月二十九日的信中,傅雷说,
......但愿你跟弥拉姻缘美满,她既美丽、聪明、温柔,对你是最合适了;
在后来和傅聪的通信中,傅雷多次说:“弥拉是个亲切动人又聪明率真的好孩子”。甚至说,“我把弥拉当做自己女儿一样爱她。"
傅雷在信中不间断的告诉儿子,要能受得住委屈,要平易近人。
《傅雷家书》中说,
我们还得有自知之明:你脾气和我一样不好,即使略好,也不过五十步与百步。想到这个,夫妇之间的小小争执,也许责任是一半一半。
劝告儿子人要和米拉合作,家中的事情以及钱财方面的问题,让米拉去处理。让儿子,不要自作聪明跟弥拉闹别扭。
并多次叮咛:
希望你们二人除了相亲相爱之外,永远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独断专行。生活要严肃,有规律,有节制;经济方面要有计划预算,用钱要适当,总之,行事不可凭冲动,图一时之快,必须深思熟虑;你个人更不可使性。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傅聪的性格内敛,脾气不太好。而弥拉天性纯真,喜欢直接了当的沟通。因此两个人难免能就会争吵。不断的争吵终于消磨尽了他们的感情,十年婚姻,惨淡离婚收场。
有一次在采访中记者问傅聪,”下辈子你还想再弹钢琴吗?“
这位天才的钢琴大师说:”我不想有下辈子!“
他说:我是钢琴的奴隶,更确切的说我是音乐的传教士。人生的大半辈子消磨在琴上,太辛苦了。
是啊,人生辛苦。不管有没有来生,这位”钢琴诗人“和他的音乐早已经生出天使的翅膀,飞翔于世界的天空。
大师走好,也为世界安宁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