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工作群“说错话”,“耿直男”被公司状告赔偿46万元,结果……
微信工作群“说错话”,“耿直男”被公司状告赔偿46万元,结果……
微信工作群“说错话”,“耿直男”被公司状告赔偿46万元,结果……
工人在线
家庭群、工作群、
闺蜜/兄弟群、校友群······
每一个微信群就像一个神秘组织,
都有各自神秘但不普通的暗语。
在什么群里说什么话发什么东西
是每个群成员进群前已达成的共识。
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建立工作群,
把微信运用于工作交流,
因而在微信中公私混淆
而发生劳动争议的事件频发。
▼
群里说“实话”被索赔46万元
姜汉是大连一家驾校的教练,
为方便与学员联络,
姜汉建立了“老姜车友会”微信群,
成员38人。
今年3月,一学员因没时间练车,问是否可以退费。考虑到该学员只练了两次车,姜汉认为应当退费,便请示了驾校领导。得到领导同意后,姜汉在车友会的微信群中发消息:“驾校有份协议不能签,上面写的‘个人原因’,但这是驾校重组的原因,要全额退款”。
没想到,
就是因为这一提醒
引发了300多名学员要求退费。
驾校遂状告姜汉
要求解除《经营合作合同》,
赔偿经济损失26万元和名誉损失20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姜汉并没有煽动性言论,造成驾校损失无证据支持,不能证明退费与姜汉言论有因果关系,对赔偿诉求不予支持。
“私话”还是“公言”谁说了算
微信是人们日常交流的社交平台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把微信运用于工作交流。
许多人认为
微信群是“私下”社交工具,
仅一定范围内的人知道,
而非公开场合“私话”,
不应被企业当作“公言”看待。
企业方大多却不这样看,
“你当着全单位人的面
乱发言行为不当还不让公司管吗?”
辽宁某建筑公司
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孟凤琴发出质疑。
根据2017年实施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9条,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互联网是自由的也是有秩序的
避免不当 先立规矩
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表示,无论什么平台,发布不实言论都要担责。互联网是自由的,同时也是有秩序的。互联网群组成员若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谁建群谁负责 谁管理谁负责
辽宁百联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孟宇平认为,对于群主来说,要对自己建的群负责,履行好管理职责,全体成员在群里沟通、交流时,都要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发言、理性表达,共同维护文明的网络空间秩序。
对于微信群引发的劳动争议,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认为,微信工作群具有对全体群成员公开,并可以截屏公开传播的特点,因此全部发言都应该被看作是“公言”。本着谁建谁负责的原则,企业有管理权,可以要求成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对于发布不实言论的成员可以追责。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来源 | 中国新闻网、工人日报、新华网编辑 | 徐红秋
在看
家庭群、工作群、
闺蜜/兄弟群、校友群······
每一个微信群就像一个神秘组织,
都有各自神秘但不普通的暗语。
在什么群里说什么话发什么东西
是每个群成员进群前已达成的共识。
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建立工作群,
把微信运用于工作交流,
因而在微信中公私混淆
而发生劳动争议的事件频发。
▼
群里说“实话”被索赔46万元
姜汉是大连一家驾校的教练,
为方便与学员联络,
姜汉建立了“老姜车友会”微信群,
成员38人。
今年3月,一学员因没时间练车,问是否可以退费。考虑到该学员只练了两次车,姜汉认为应当退费,便请示了驾校领导。得到领导同意后,姜汉在车友会的微信群中发消息:“驾校有份协议不能签,上面写的‘个人原因’,但这是驾校重组的原因,要全额退款”。
没想到,
就是因为这一提醒
引发了300多名学员要求退费。
驾校遂状告姜汉
要求解除《经营合作合同》,
赔偿经济损失26万元和名誉损失20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姜汉并没有煽动性言论,造成驾校损失无证据支持,不能证明退费与姜汉言论有因果关系,对赔偿诉求不予支持。
“私话”还是“公言”谁说了算
微信是人们日常交流的社交平台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把微信运用于工作交流。
许多人认为
微信群是“私下”社交工具,
仅一定范围内的人知道,
而非公开场合“私话”,
不应被企业当作“公言”看待。
企业方大多却不这样看,
“你当着全单位人的面
乱发言行为不当还不让公司管吗?”
辽宁某建筑公司
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孟凤琴发出质疑。
根据2017年实施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9条,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互联网是自由的也是有秩序的
避免不当 先立规矩
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表示,无论什么平台,发布不实言论都要担责。互联网是自由的,同时也是有秩序的。互联网群组成员若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谁建群谁负责 谁管理谁负责
辽宁百联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孟宇平认为,对于群主来说,要对自己建的群负责,履行好管理职责,全体成员在群里沟通、交流时,都要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发言、理性表达,共同维护文明的网络空间秩序。
对于微信群引发的劳动争议,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认为,微信工作群具有对全体群成员公开,并可以截屏公开传播的特点,因此全部发言都应该被看作是“公言”。本着谁建谁负责的原则,企业有管理权,可以要求成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对于发布不实言论的成员可以追责。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来源 | 中国新闻网、工人日报、新华网编辑 | 徐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