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译赏析(送沈康知常州表达的情感)
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译赏析(送沈康知常州表达的情感)
《送沈康知常州》作于嘉祐三年(1058年)十月,是王安石在送别友人沈康的宴会上所作。
当时沈康即将接替他担任常州知州,正欲自汴河乘舟东下。
参加宴会的除王安石外,还有欧阳修、刘敞、韩维、苏颂、沈遘等一批诗人、学者。
他们也都留下了诗作,如欧阳修《送沈学士知常州》,刘敞《送沈康学士知常州》,苏颂《送沈学士守毗陵》,沈遘《七言送沈景休知常州》,韩维《送沈学士知常州》等。(见《全宋诗》)
在诗中,他们主要写了常州风物之淳美及对沈康的期许,语调多是昂扬的。
可王安石的这首诗却显得有些“另类”。诗中虽包含了以上内容,但远不是主要的;而语调则显得非常深沉。
王安石画像
01诗歌浅解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懃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王安石开篇就写了他“作客”常州的过去,然后指出写诗目的:为朋友介绍常州的风俗民情。
同是送别者,王安石和欧阳修等不同。他们要么没去过,要么只是作为“羁旅”短暂地停留。而王安石作为常州的父母官,在那里呆了一年的时间。经历不同,想法和写法也不同。
一下笔仿佛不是写道别,而是作为一个前任为其继任者交接工作、介绍情况。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同样,与其他诗人着力于描绘“阳羡溪山”、延陵淳风不同,王安石指出真实的常州全不是他们所说的样子:虽然那里对官员的沿途接待工作做得很好(“厨传相仍”),但田土瘠薄,设施半废,市井贫穷。
这两句诗可以看出王安石为官一心为民、不为稻粱谋的高贵品质。
在其他人的诗中多有“富贵”“困囊”“冠盖”与裘马轻狂的字眼,而在他的诗里却只见“沟塍”“田畴”“市井”(还有下联的“白屋”)。
这种“盛世”而“忧黎元”的忧患意识自然使这首诗格调超出了其他人的送别诗篇。
常州天目湖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两句意为:常常担心继任者(“劳人”这里指劳碌的人,宦游的人)轻视那里的百姓,结果常州何幸,得遇你这个佳士大材!
两句诗透露出忧思与庆幸:自己离开了常州,生怕继任者不能为百姓着想,这是忧思;结果“佳士”沈康去了那里,这是一种庆幸。
很显然,这里面既有对沈康的肯定与鼓励,又有对他的期待与希望。
这不是一种虚与委蛇般的奉承,读来一片赤诚之心。
殷懃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最后两句深情做结:
首先告诉沈康自己是情真意切(殷勤)地谈及常州的,至今还对它抱有深深的感情(最忆荆溪两岸春),可是还有一种惆怅挥之不去。
当然这种惆怅远不止友人的离开。
常州天目湖
02下笔全为黎民想
接着说“惆怅”。
这个“惆怅”和王安石治理常州时的一次失败有关。
到常州后,他发现有一段运河淤塞严重,于是开始了治河行动。
但没想到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遭到了下属各县县令的反对,要么消极怠工,要么当面反对。反对者中就有司马光的哥哥,宜兴知县司马旦,他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如果能有更长的时间,依照王安石的执著,相信工程会推进下去的。可是嘉祐三年二月,王安石就被调离了,这时离他赴任常州还不到一年时间。
对于这次罢河役事件,他始终耿耿,所以才“惆怅”。
当然,在诗中对常州民生、经济的描述也可以看到一种惆怅来。
所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以解决民生疾苦为己任的胸怀抱负来。
陈执中画像
03磊落坦荡君子风
王安石具有磊落坦荡的君子胸怀,不仅体现在一心为民上,还体现在和沈康的关系上。
作为同僚,两人还是存在着竞争关系的。
从历史记载上看,至少有两次竞争。
第一次是至和元年(1054)年,王安石进京任群牧判官。时任馆阁校勘的沈康也向当时的宰相陈执中要求此职位,但遭到了陈的拒绝。
陈执中说,王安石淡泊名利,不求个人上进,所以朝廷才特加恩惠,让他任此职。而你作为馆阁之臣,饱学之士,不该为职位争抢。他甚至还说出了“你脸皮太厚了吧”这样的话来。
可以想象当时沈的尴尬与羞愧。
第二次就是沈康做常州知州这次。他接替了王安石,而王安石恰恰又是接替了他的提点江南东路刑狱一职!
提点刑狱要比知府知州权位重,所以对于这次两人的对调,沈康内心应该是很郁闷的。
在诗中,王安石并未对沈康劝解与宽慰,而是指出沈赴任后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这种落笔处处为百姓的写法,也是在暗暗提醒沈康要以国家社稷为重,以个人利益为轻的这样一点。
所以,这种言不及私的精神正体现了王安石的坦荡磊落。
王安石雕像
总之,通过这首《送沈康知常州》,我们看到了王安石超乎常人的价值观与理想,足以为为官者之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