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朝代(白居易朝代哪个皇上)
白居易朝代(白居易朝代哪个皇上)
大家好,近期很多朋友对于
白居易朝代
产不是很理解。然后还有一些网友想弄清楚白居易朝代哪个皇上,(www)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题材:七言律诗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下邽(现在陕西省渭南县)人,著名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是他诗论的纲领,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早期多作讽谕诗,如《秦中吟》和《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著有《白氏长庆集》。
写作背景: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长庆三年(823年)春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唐代开始,西湖一直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少年时就神往西湖。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的七月白居易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年底抵达杭州上任。第二年(823年)春天刚刚来临,大地稍露些许春的气息,早就慕杭州美景的白居易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游赏,终于实现少年时的心愿。漫步西湖湖堤上,面对早春的西湖景色,白居易不禁为西湖美景感染,兴奋而作《钱塘湖春行》这首脍炙人口的西湖名诗。
解词:初:刚刚 暖树:向阳的树 啄:衔 不足:不够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 与湖岸齐平。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零散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喜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分析:
1、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整句诗运用对偶。争:争相。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莺鸟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啄”,动词,写出了新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内心的喜悦。
2、“几处”能否改为“处处”,“谁家”能否改为“家家”?
“几处”、“谁家”说明早莺还少,新燕不多,表明是早春时节,抒发诗人初见莺燕的喜悦之情,如果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3、从炼字角度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对偶,“乱花”写出了花的零散,“浅草”写出了草的柔嫩,突出春的迷人。“渐欲”“才能”写出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春的生机勃勃。抒发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内心的喜悦。
4、赏析尾联:
直抒胸臆,“最爱”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写出了诗人的流连忘返。抒发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内心的喜悦。
5、描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画面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6、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画面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7、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画面。
零散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8、思想感情:
通过描绘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内心的喜悦。
习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第一、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表现了黄莺在春天里歌唱,燕子在飞进飞出地搭窝。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
2、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