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禁连网捕鸟 又行联网“捕”鸟
既禁连网捕鸟 又行联网“捕”鸟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既禁连网捕鸟 又行联网“捕”鸟
遂川千年鸟道首配北斗跟踪器使人鸟结成科研“网友”
本报讯(记者张建华)鸟是人类的朋友,如今鸟也成了人类的“网友”。9月27日,科研人员手机上显示,一只9月15日放飞的中白鹭已飞越千山万水,抵达中南半岛的越南一带“做客”。这只鸟是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营盘圩鸟类环志站第一只装上北斗定位系统的过境候鸟。保护区今年首次启动为候鸟环志装备跟踪器进行监测科研,实现了空地对接、人鸟“对话”。遂川县千年鸟道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也是中国中部候鸟迁徙通道的关键区域。每年9月至11月,这里经常上演万鸟过境的盛况。在新中国成立前,候鸟迁徙季就是物资匮乏的山民丰收季,他们靠山吃山连网捕杀,千年鸟道成了千鸟坟场。受访村民也坦言,直至20世纪末,猎杀候鸟也禁而不绝。21世纪初,遂川县增加投入加大保护力度,开始禁火禁网、禁猎禁捕、禁售禁食,通过宣教、巡护、奖惩、环志等举措,有效遏制了捕杀行为,护鸟助鸟迁徙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自觉,千年鸟道转而变成了候鸟快乐驿站。爱鸟护鸟不能仅仅停留在不捕杀候鸟这个环节,还要有满满的科技感,延伸到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疫源疫病监测等领域。2020年转隶至江西省林业局直管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科研监测力度和投入,今年首次对候鸟配上北斗定位系统。南风面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廖许清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对科学网捕的候鸟进行身体数据测量和采样,选择在较为壮硕的候鸟身上佩戴一个带芯片的轻量化背负式跟踪器,重约6.5克,不超过候鸟体重的3%,跟踪器利用太阳能板充电蓄电续航。每只佩戴跟踪器的候鸟都有专门编号,被放飞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飞行数据,飞行点位会以路线图的形式在卫星地图上呈现。科研人员通过系统网络平台就能实时捕捉候鸟信息,其飞行轨迹、生存状态等都在手机上清晰了然。 廖许清表示,更新升级研究和保护候鸟的手段,这种智能化和智慧化探索使研究更高效、快捷。这样全球范围内才能为候鸟迁徙化解不利因素,制定更精准的保护策略。另悉,保护区开展鸟类环志22期,环志鸟类200余种、3.8万余只候鸟,鸟类种数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7,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今年装备北斗跟踪器的候鸟目前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池鹭、牛背鹭、绿鹭六种,总计53只,目前跟踪监测运行良好。南风面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孙琦说:“候鸟迁徙研究用上北斗卫星,鸟类与人类默契配合,鸟儿负责尽情万里翱翔,科研人员负责数据整理分析。科技进步让人类更有力量、科研更有创新,更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