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淮终入海

千里长淮终入海

□ 董树华 文/图

苏北灌溉总渠与淮河入海水道的开挖,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治理淮河战略决策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于1951年11月2日开工,自洪泽湖高良涧,向东流经淮阴、淮安、阜宁、建湖、盐城、射阳、滨海等区和县,至响水县的扁担港入海,全长168公里,其中淮安境内60公里。工程于1952年5月10日竣工,消除了百年水患,达到了灌溉、泄洪、通航的目的。

苏北灌溉总渠建设

淮安运东闸至苏嘴大桥35公里渠段河面宽130米,底宽20米

洪水位10.5米,常年水位9.5米,枯水位3.5米可供45吨左右船舶航行,可通行500吨级的船队

◆1951年11月2日开工,实到民工46.38万人,1952年增加到72.56万人。

◆1952年5月10日竣工,统计共上工119万人次。

◆从开工至竣工,仅82个晴天,完成土方6321.9万立方米。(其中,淮安县出动民工5.07万人,完成土方582.26万立方米。)

开辟入海水道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独立入海通道的大河。它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脉,经安徽流入江苏省,与秦岭共同构成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历史上,淮河在江苏省境内大致走向是自盱眙向东北,流经古淮阴杨庄后向东,绕过清河县(现清江浦区)在山阳县(淮安县)钵池山一带向南至河下古镇,向东到季桥大湾折向西北,到安东县(今涟水)后再向东于响水县云梯关入黄海。在山阳县境内这段河道如同“倒S”形,古称山阳湾。

南宋建炎二年,为防御金兵南下,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南宋绍熙五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积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入海通道,成了一条入江的河流。

1950年夏,淮河发生特大洪水。195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周恩来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上游以蓄洪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中游蓄泄并重,下游则开辟入海水道的重大决策。

开凿灌溉总渠

1951年11月2日,苏北灌溉总渠全面开工。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也于当月在淮安成立,苏北行署主任惠浴宇兼任总指挥。

来自淮阴、盐城、南通等专区数十个县的几十万名民工,在基本没有施工机械,主要依赖人工锹挖、车推、肩挑的情况下,以史无前例的热情和干劲,斗严寒、战砂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夜以继日除积雪、破冻土、开龙沟、排积水,奋战不息。10多万人组成的后勤运输队伍为工地运送粮草器材,18000多名宣传员在工地上宣传鼓动。

1952年春节刚过,各路民工开展了保、夺红旗的劳动竞赛,先进工段、劳动模范不断涌现。淮安县以许寿永、梁秀英等治淮劳模为代表的工段出现“红旗插在淮安段,眼光放在全专区,保夺红旗不相让,争先完成当模范”的动人场面。

经过一冬一春的艰苦奋斗,仅施工82个晴天,一条宽140米、长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横亘于苏北平原的大地上。同期在渠首兴建的洪泽湖控制工程——泄洪量为每秒1000立方米的高良涧进水闸、在淮安城南大运河东侧兴建的灌溉总渠第二级控制工程——泄洪量为每秒850立方米的运东分水闸等配套工程也于1952年7月全面竣工。

苏北灌溉总渠经过多年排涝、行洪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淮河上游地区排洪和苏北灌溉总渠沿线农田的灌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续建入海水道

1991年的江淮大水,苏北里下河地区损失惨重。是年11月,国务院决定“‘九五’期间建设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北部,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河道起于淮河下游洪泽湖东二河闸,贯穿淮安市的清江浦区、淮安区和盐城市的阜宁、滨海2县,并分别在淮安区境内与京杭大运河、在滨海县境内与通榆河立体交叉,在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淮河入海水道是现代人工河道,全长163.5公里,河道宽750米,深约4.5米。工程设计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540立方米每秒;远景设计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

1998年10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试挖段正式破土动工;土方工程1.36亿立方米,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最多的时候4000台套设备同时施工,用工1.3万人。与苏北灌溉总渠施工中的“人海战术”相比,机械化施工效率高,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半完成。

199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建设,其走向和苏北灌溉总渠一致,在总渠北侧开挖。静态投资41.17亿元,动态投资47亿元。

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通水仪式在滨海枢纽举行。2006年10月21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过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竣工验收。

淮河入海水道是中国确保淮河防洪安全和改善区域引排水条件的重大战略性防洪工程。淮河入海水道的竣工,结束了淮河800多年无独立排水入海通道的历史,淮河流域“蓄泄兼筹”防洪体系的初步形成。同时具有引水排涝、通航、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功能。

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完工6天就紧急启用。2003年6至7月间,淮河全流域遭遇大洪水,洪泽湖水位猛涨,形势十分危急。7月4日,国家防总下达紧急命令,当夜启用入海水道;是日23时48分,入海水道二河新闸开闸行洪,连续泄洪33天,总量43.8亿立方米洪水东流入海,避免了洪泽湖周边滞洪区30万人大转移。

2007年7月10日—8月2日,淮河入海水道再次行洪22天,共下泄洪水36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洪泽湖的蓄水量。

苏北灌溉总渠工程和入海水道工程使淮河沿线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得到保障,苏北灌溉总渠引水灌溉农田342.5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建设二期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滞洪机遇,改善渠北地区排涝条件,并为航运创造条件。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列入“十一五”中央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先期工程已于2019年展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国家和江苏省规划实施的骨干工程,设计行洪能力7000立方米每秒,将使洪泽湖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并有效降低100年一遇洪泽湖水位。目前,该工程已经开始全面施工。

根据国务院新批准的《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淮河入海水道实施二期工程,行水能力将提高到7000立方米每秒,其行洪能力并将随行洪冲刷进一步扩大,使洪泽湖入江入海设计泄洪能力提高到20000—23000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压力将得到根本地改观。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淮安市提升防洪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航道运输的“黄金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作为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关键性工程,通过全线扩挖深槽、扩建各枢纽泄洪建筑物、加高加固入海水道南北堤防,配合入江水道及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等工程,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滞洪机遇;减轻了淮干防洪除涝压力,为提高渠北地区排涝标准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同类推荐

​贾乃亮和李小璐离婚起因?

​贾乃亮和李小璐离婚起因?

贾乃亮和李小璐离婚起因? 贾乃亮和李小璐夫妻在当时是很让人羡慕的一对,大家甚至都很羡慕。在当时一部影片“欢乐颂”中,贾乃亮和曲筱绡饰演的王子文有...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