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的迁飞阅读短文及答案(候鸟的迁飞阅读理解)
候鸟的迁飞阅读短文及答案(候鸟的迁飞阅读理解)
候鸟的迁飞阅读短文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每篇短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读起来既有趣味性,又能启迪思维,增长知识。同时,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数学趣味故事,一只蚂蚁的成长史史》内容简介:一只蚂蚁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它的一生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一:候鸟的迁飞阅读短文及答案
《候鸟的迁飞》
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秋天,又带着子女到南方过冬,这种鸟叫候鸟,如大雁、燕子、杜鹃、黄鹂等。有的鸟长年留在出生地,这种鸟叫留鸟,如麻雀、喜鹊、鹰等。
候鸟的迁飞是一次充满着危险的旅行。如果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方向,就有死亡的危险。有时还会遇上暴风雨,冲过暴风雨幸存下来的候鸟已经(jīn pí lì jìn)了,就落在轮船上休息,谁也不知有什么危险在等待它们。候鸟还有向明亮地方飞的习性,有时大群的候鸟被灯塔或飞机场的灯光所吸引,结果撞死在建筑物上。此外,候鸟在途中被猛禽追捕、吃掉的事,也常常发生。
许多候鸟一边飞行,一边捕食。野鸭在白天找食,夜晚飞行,有的候鸟则在迁飞前吃得胖胖的,迁飞时不捕食,就靠 (xiāo hào )体内储存的脂肪。迁飞时,燕子每小时飞100千米,野鸭飞80到90千米,而海燕能达到160千米。飞行途中,候鸟常常要有短时间的休息,过海洋或大沙漠时,就要不停地飞行了。
是什么原因让候鸟一定要迁飞呢?原来,当春天的白天越来越长,秋天的白天越来越短的时候,候鸟就知道迁飞的时间到了。这是候鸟父母传下来的习性。到了五、六月间,北方各种虫子多起来,候鸟往北飞来,(xiǎnɡ yònɡ)这些丰富的食物。这些地方离北极很近,白天时间长,有充足的时间捕食和喂养小鸟。科学家们经过考察发现,越往北方,候鸟的产蛋量越多,后代就越兴旺。
候鸟没带指南针和地图 会不会迷路呢 不会的 科学研究证明白天候鸟用太阳
作向导飞行 夜晚靠星星引路 它们就这样飞向南方又飞回北:
⒈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迁”字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①更换地点;②改变。在“迁飞”一词中“迁”的意思是( )。
2、读短文中的拼音,将这些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迷失( ) 储存( ) 丰富(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叫候鸟。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留鸟。
⑵候鸟迁飞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四方面说明候鸟迁飞是一次充满着危险的旅行。
5、抄写文中的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再照样子造句。
参考答案
1.(走之旁)(三) (1)
2.幸存 消耗 享用
3.迷失( 丢失) 储存(储蓄 ) 丰富(丰厚 )
4.(1)(秋去春来)(长年留在出生地)
(2)候鸟父母传下来的习性,到了五、六月间,北方各种虫子多起来,候鸟往北飞来,(xiǎnɡ yònɡ)这些丰富的食物。
(3)(迷失方向)(冲过暴风雨)(撞死在建筑物上)(被猛禽追捕、吃掉的事)
望采纳,祝开心,O(∩_∩)O谢谢
1.(走之旁)(三) (1)
2.幸存 消耗 享用
3.迷失( 丢失) 储存(储蓄 ) 丰富(丰厚 )
4.(1)(秋去春来)(长年留在出生地)
(2)候鸟父母传下来的习性,到了五、六月间,北方各种虫子多起来,候鸟往北飞来,(xiǎnɡ yònɡ)这些丰富的食物。
(3)(迷失方向)(冲过暴风雨)(撞死在建筑物上)(被猛禽追捕、吃掉的事)
二:候鸟的迁飞阅读
三:候鸟的迁飞阅读理解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题:候鸟迁飞舞动命运与共——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观察
新华社
夕阳西照,北海公园五龙亭,上百只飞鸟盘旋而至。
“特别兴奋,老朋友回来了。”4月初的一天,北京市民张丽婷快速记录下这些飞鸟的位置和数量,并把消息分享给
每年春天,从非洲南部越冬的北京雨燕都会经历一场史诗级的飞行,飞跃红海,穿越内蒙古,抵达北京——它们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张丽婷是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北海公园观察点的组长。她和志愿者伙伴每周至少专程去一次北海公园,对这里的雨燕种群进行拍照记录,既为候鸟种群调查提供基础监测数据,也为候鸟护飞尽一份力。
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4条途经中国。在关乎全球候鸟种群生存与繁衍的重要迁徙通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命运与共之心、生态创新之智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愿景正在变成可感可知的现实。
关爱——建设“候鸟友好”城市
北京雨燕,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1870年,一名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北京发现雨燕标本,并将这种翅膀狭长、酷似镰刀的鸟命名为“北京雨燕”。
在不少像张丽婷一样的北京居民眼中,北京雨燕是北京的“形象大使”。它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
除了北京雨燕,每年春季,还有灰鹤、黑鹳、银鸥等大量候鸟从南途经北京向北迁徙。
一群灰鹤在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飞舞。新华社
此外,北京还致力于提升山区森林质量,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地、食物和水源。2017年以来,北京建设“近自然”特色的城市森林近60处,营建人造灌木丛和生态岛等。
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的志愿者们发现,在立交桥缝隙和摩天大楼间建立“新家”的雨燕越来越多。“雨燕正在逐渐适应北京的都市生活。”张丽婷说。
今年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明确北京昌平区十三陵水库、江西鄱阳湖等1140处为候鸟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
“随着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希望在未来的城市里,人与鸟类能成为最好的‘邻居’,能够更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贾亦飞说。
守护——让候鸟家园重焕生机
鸟类迁徙是一个漫长而危险的过程,迁飞距离往往长达数千公里。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会与数以万计的迁徙候鸟一道,云集到福建福宁湾、罗源湾等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越冬。
“以前很难见到黑脸琵鹭,但现在每年都会出现,而且数量基本都稳定在上百只。”福建资深观鸟人郑智武说,湿地环境逐年好转,珍稀鸟类也成了“常客”。
卷羽鹈鹕在罗源县罗源湾海域游弋。新华社
罗源湾附近居民于孙李告诉
为重焕湿地生机,当地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将大量养殖塘改造成 *** 位水鸟栖息地。附近的渔村还修建了不少观鸟栈道,生态观鸟旅游成了当地发展的“新名片”。
于孙李在罗源湾红树林湿地公园附近开起了饭店。“这几年罗源湾的生态变好,不仅让这里成为候鸟和鸟友们的天堂,也给我们当地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于孙李说。
从向自然过度索取到对自然精心呵护,罗源湾的发展之变是中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和多个地方湿地保护条例,为湿地保护构建起法律屏障。
目前,中国已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建立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占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年复一年,候鸟归去来。鸟类生存环境好起来,护鸟爱鸟的人多起来。这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和力量。”郑智武说。
合作——超越时空的命运与共
在全球最繁忙的候鸟生命线——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通道上,勺嘴鹬是最为稀有的水鸟之一。迁徙期间,勺嘴鹬会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广东湛江北家土角等地区停歇,觅食补给、换羽。
世界珍稀鸟类勺嘴鹬在海南儋州湾湿地觅食。新华社
“候鸟迁飞的特性,决定了其保护成果与通道路径上的每个环节息息相关。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通道涉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国际合作是必选项。”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任鸟飞项目经理关磊说。
“只有借助全球力量保护候鸟栖息地,推进生命共同体建设,才能为候鸟迁徙提供更有效的保护。”贾亦飞说。
目前,中国已分别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等国签署候鸟保护双边协定,正在围绕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合作伙伴关系等相关内容开展国际合作,并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候鸟保护工作。
贾亦飞介绍,在拯救勺嘴鹬的项目中,中国科研团队积极参与俄罗斯、缅甸等迁徙沿线国家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调查及保护工作,组织同步调查与监测、开展繁殖地管理教育培训和专家技术服务等,取得良好成效。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遗产申报(第一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块潮间带湿地遗产之一。
关磊说:“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共同守护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还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另一个令候鸟守护者们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一代加入爱鸟护鸟的队伍。在北京,张丽婷每周进行雨燕调查时多了一个伙伴——她13岁的女儿。
“我相信,北京雨燕的身影也会成为下一代对于天空的美好记忆。”张丽婷说。
四:候鸟的迁飞就是一次充满危险的旅行缩句
❤您的问题已经被解答~~(>^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