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房子属于哪个档次(金地房子属于什么档次)
金地房子属于哪个档次(金地房子属于什么档次)
最近,许多网友对
金地房子属于哪个档次
产生疑问。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想弄明白关于金地房子属于什么档次,(www)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报季2021年#
首先声明,万科是A股历史上最成功的上市公司代表之一,也是地产行业中最稳健的龙头,此处用金地对标万科,是为了以行业最高标准去评估金地。
一.销售投资分析
1.先看销售端
金地20年销售面积增速10.75%,销售金额增速15.24%,销售均价增速4.06%
万科20年销售面积增速13.76%,销售金额增速11.64%,销售均价增速-1.87%
去年销售增速金地略快一点点
18-20三年期间,金地销售面积复合增速55.80%,销售金额复合增速72.37%,销售均价复合增速10.64%
同期,万科销售面积复合增速30.13%,销售金额复合增速32.89%,销售均价复合增速2.13%
最近三年销售金额增速金地是万科的两倍还多
评:规模增长速度上金地略胜一筹。
Ps:为什么最近三年,万科18年以前销售增速比金地快?
答:随着报表结算,18年以前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主要讨论边际变化。
2.再看投资拿地端
万科全口径拿地金额没找到数据空缺
金地万科18年拿地金额较17年都有所下滑。
但金地近两年权益拿地金额重回增长,从17年不到万科的四分之一到20年超过万科的一半。
近三年累计拿地权益金额是万科的40%,而金地的市值只有万科的六分之一。
金地拿地权益比也逐步回升,从18年40%,增长到20年51.63%,后续全口径销售的含金量会越来越足,同期万科的拿地权益比则相对稳定。
拿地均价方面,金地18年拿地较贵达到0.93万每平米,四年平均拿地成本约0.8万每平米,同期销售均价从1.8万每平增长到2万每平。
万科17年拿地较贵,18年下滑至0.54万每平后逐年上行,同期销售均价四年几乎无增长 。
评:投资规模上金地更进取,投资金额逐年上升,有利于销售金额继续增长,万科投资则相对保守,防御为主,会略影响后续销售增速。
至于拿地利润率等投资水平,从历史报表来看我倾向于两家企业没有太大差距。
二.费用分析
因地产报表结算滞后两年多,容易出现费用错配,直接拿当年管销费用和营收对比,对于规模增长更快的企业有失公平,因此按费用/权益销售进行分析。
权益销售金额两家年报均不公布,克而瑞数据中金地的权益几乎达到6成略显高估,这里我结合近三年拿地情况,金地权益比按48%计,万科权益比按65%计。
万科报表自18年开始,将一部分销售费用挂在流动资产中的合同取得成本中,同时回溯了17年报表。
金地从今年开始将一部分销售费用挂在合同取得成本,此处均进行还原处理。
财务费用因各地产企业利息资本化比例不同,此处采用总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为调整后财务费用。
Ps:金地万科利息资本化率均为50%左右,均远低于其他top20房企的80-90%水平
研发费用金地四年均小于1亿,万科略高但总体低于十亿,对总费用影响不大。
按照总费用=销售费用+合同取得成本+管理费用+调整后财务费用+研发费用
调整后总费用上,金地18-20年累积增长84.2%,高于销售金额增速的72.37%大约12个点,总费用/权益销售7-8%浮动。
同期万科总费用增长59.41%,高于销售金额增速32.89%大约27个点,总费用/权益销售约8%浮动。
评:金地管理层每年计提的将近十亿提成奖金一直备受诟病,但整体可以看出金地在整体费用管控上和万科处于同一档次,按全口径金额对比甚至略有优势,两者并没有拉开管理差距。
费用管控上金地万科平手,而部分民企在财务费用上会亏,同样销售规模表内财务费用至少会多1.5个点左右。
三.资产负债分析
金地 资产负债率为76.59%,剔除预收款项后实际资产负债率为68.51%,净负债率为62.53%,现金短债比1.21,满足三道红线
万科 资产负债率为81.28%,剔除预收款项后实际资产负债率为71.4%,净负债率为18.09%。现金短债比2.35,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略超,但影响不大。
万科表内预收款/当期结算覆盖比例大概有1.8左右,而金地只有1.2左右,这块对比的话金地家中余粮相对较少,万科未来报表调节会更从容
万科净负债率小于金地,财务杠杆更低
万科现金短债比大于金地,流动资金更为充裕。
评:
万科现金储备更多,有利于在土地市场冷门的时候补充土储,或是在行业下行期间寻求收并购机会。
有朋友借万科净负债率更低,推出有更多的加杠杆空间,发展潜力更大。
从数据上来看确实是这样,但是结合行业空间,和万科的经营策略,万科潜在加杠杆空间能否转化为加上的杠杆,我觉得还要打一个问号。
我认为万科持有大把现金更多是被规模所拖累,因为对于万科的体量来说,土地市场寻求不到足够的好投资机会。
这样长期保持现金在手,势必会降低股东投资收益。与其如此,不如增加结算,提高分红率,让股东自由选择其他投资机会。
用100块现金买120块的现金资产是价值投资,但是如果100块在你手里能获得20%的投资收益,而你买来120块并不受自己控制,只能看着他在账上吃利息。
一年后算账,这笔投资就没那么赚,再往后则是价值毁灭。
综合来看万科资产负债表更稳健,这种稳健对于看多地产企业的投资者是好是坏,另当别论。
四.其他方面对比
万科金地体内均有物业未上市
金地物业20年营收40.8亿,同比增长33%,毛利率仅有9%多一点,外拓面积6700万平是亮点,远大于母公司销售。
万科物业20年营收182.04亿,同比增长27.36%,毛利率18%左右,万科物业毛利更优,体量也是数一数二,上市后有希望成为千亿公司。
金地物业营收差4倍,基本和体量相当,但金地毛利率过低。
金地物业被母公司100%持股,而万科只持有物业公司六成多股份
万科旗下还有物流,商业等多元化发展项目,金地则是有产业园,代建,地产投资基金等。总体来说万科多元化更胜一筹,不过目前相比于地产开发业务的体量,两者的多元化项目占比对于营收利润的影响几乎都可以忽略。
万科金地都是深圳企业,两家地产公司报表的透明和稳健程度均位于行业前列
金地背后有福田国资委,万科背后是深圳国资委下的深铁
二者前期都被险资野蛮人敲门,最终险资在金地成为纯财务投资,而在万科那边则是退出争夺。
两者管理层均是职业管理人,感觉总体对维护市值不够用心
万科管理层相对年轻,对行业发展判断一直有独到观点,但也有港股低价增发等备受争议的操作。
金地管理层年龄偏大,整体风格偏稳重,但也有金地商置这个说不清楚存在。
评:其他方面的对比中,万科相对更有优势一点点。
五.估值分析
市盈率PE
金地市盈率约5.19倍
万科市盈率约8.02倍
金地涨50%可赶上万科的市盈率
市净率PB
金地市净率约0.94倍
万科市净率约1.48倍
金地上涨60%可赶上万科市净率
权益市销率PS
金地20年权益市销率约0.46
万科20年权益市销率约0.73
金地上涨60%可赶上万科权益市销率
总体对比:
两者管理水平相近,费用控制相近
万科因为体量原因,更接近行业天花板,被迫放慢发展脚步,销售拿地增速一般,但家底更为殷实。
金地因离天花板更远。销售增速更快,投资更进取,但在多元化发展和家中存粮上略显不足。
我还是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觉得住开还有未来,那么万科的进取略显不足。如果你觉得住开没有未来,又何必来投住开企业?
个人认为地产行业之所以经历这么多年发展,集中度仍然不高,原因在于房子的核心价值是地块而非品牌。
龙头住开企业虽然规模领先,但是除了融资利率和些许管理优势以外,难以构筑太深的护城河。
在业务类似,融资利率持平,管理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即便是公认龙头万科相比二线房企金地并没有太明显竞争优势,反而存在距离行业天花板更近的劣势。
金地和万科之间差距更趋向于缩小而非扩大,两者的估值水平也会逐步靠近。
目前的金地,对标万科是显而易见的低估。
最后单独聊一下金地今年年报的一些细节
1.表内毛利率高于万科,可能是因为选择把高毛利项目并表,低毛利项目出表,实际代表意义不大。
尤其是联营企业,去年105亿投资额就结出了32亿利润,今年119亿投资额,只结出了1个多亿利润
2.存货今年计提了4.6亿的减值,同时非经常损益里还提了将近6个亿的对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减值
加起来接近11亿,相比前些年提的不算少,正在对上一轮周期拿地苦果进行消化。
但是毕竟受人关注的天津双峰道那块地还没有提,而且去化比较一般,30多亿的权益投资额,始终是一颗未爆的雷。
3.为了做正利润,金地今年第一次把4个亿的销售费用挂在了合同取得成本成本里,不过相比于同行已经这么操作好几年,金地仍算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