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才女因诗词红遍朋友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学古诗?
16岁才女因诗词红遍朋友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学古诗?
关注微信公众号“瑞丁老爸讲故事”,每日推送超实用的教育知识、育儿资源和精彩的睡前故事。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1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董卿的文章,提到她主持的一个知识竞赛类的节目——《中华诗词大会》。
前两天,诗词大会第二季进行了收官之战,也捧红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高一女生武亦姝,成为了国民诗词女神。
今天就说说这个不一般的高中女生。
我记得她初次登台的时候,长发披垂,柳眉凤目,一身汉服飘飘,娴雅淡定的气质就让人感觉这个女孩子不一般。
一开始,武亦姝需就面对从全国各地层层筛选上来的诗词高手。
没想到小姑娘一上来就技压群雄,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节目开播以来这个环节的最高分。让台下的北大博士陈更都惊掉了下巴。
之后,武亦姝面对的是攻擂资格赛——“飞花令”。
她与百人团中最厉害的选手陈思婷对诗,但是每一首诗都要有一个“月”字。
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亦姝不小心对出了重复的诗,但她一点也没有慌张,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完全是一副气定神闲、谈笑风生的态度。
据说,武亦姝至少有2000首诗词储备量。不过,她的诗词积累却不是依靠死记硬背的。
她纯粹是因为“喜欢”而背。武亦姝说,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的感觉”。
而在赛后接受此访的时候,一聊到喜爱的诗词,武亦姝就会笑不自禁,就像一个追求偶像的少女一样。
但是武亦姝心中的明星却和同龄人不太一样,她的男神是南宋诗人陆游。她宿舍书架上只有一本书,就是陆游的《放翁词》。
她说,在诗句里,她能够感知陆游性情中可爱有趣的一面,觉得那是一种很特殊的温柔和深情,有时候也可以很明快、很清新。
陆游一句“我与狸奴不出门”就能让她喜笑颜开,仿佛看到了那个天气不好就不出门,在家摸猫的陆游,赞叹“多么可爱的一个人!”
《中华诗词大会》让诗词女神圈粉无数。
那么,作为父母不禁要问,在这个诗词已经无法和功名利禄挂钩的时代,我们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学学古诗词吗?
2
其实知乎上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有一位网友@mupeng获得了无数的点赞: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
“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
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
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
小时候埋进人心里一颗种子,在孩子长大后就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而且,即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从小让孩子读一些诗词也是很有好处的。
诗词是古人数千年来锤炼语言的结晶,即使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诗词的含义,其中的韵律和节奏,也能培养起孩子的过人的语感。
这对于孩子未来的语文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我们常常说,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也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看看武亦姝初二时候写的作文:
游南浔(节选)
令人惊讶地,就在踏入那低矮的灰墙的一刹那,竟在天际捕捉到了一丝浮起的炊烟,摇着细长的尾巴,悠悠晃晃地朝河水的另一头游去。
我循着那条深深浅浅的轨迹,寻到的是水岸的一处人家。竟还有人住在这里吗,惊讶地思忖着, 低头,脚下的河水从一个方向,一圈圈地漾开,迫不及待地四散开去。在那水纹的中心,是一位洗衣的妇人,在游人的脚步里,一时融入,一时淡出。
这古镇竟还延续着它原本的使命!
初中生就有如此文笔,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周宏教授都赞叹不已。
因此,与其在高三那年辛苦地背诵金牌作文大全,还不如从小就让孩子和诗词结缘,和文字结缘呢!
3
学习诗词的好处也远不止此。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在武亦姝身上体现得再明显不过了。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
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
是的,诗词还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
在诗词大会成为网红后,武亦姝和家人商量,婉拒了所有采访,她表示:“我觉得比赛结果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就够了。”
节假日里,武亦姝的朋友在网上发了几幅她随手写的便笺,其中一句是道家《清静经》中的名句:“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如此豁达的态度,相信很多经历生活历练的成年人都未必会有,却在一个高中女生的身上发光发亮了。
而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是诗词给她的。
武亦姝喜欢苏轼,感觉读东坡词能让人有好心情。苏轼可以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不知不觉中,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也让她有勇气笑对各种挑战。
因此别人出游的时候带的是手机,而她却常常随身带一本《苏轼词》。
不仅仅是武亦姝,诗词大会的上届冠军殷怡航在台上也总有一种气定神闲的从容。而我始终认为,从容是最难得,也是最宝贵的一种生活态度。
诗词中就蕴含着这样一种气质。
所以,究竟要不要给孩子学诗词,我相信你一定已经有了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