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朱元璋奠定统一的几次大战,纵观大明军武风云
细数朱元璋奠定统一的几次大战,纵观大明军武风云
元朝末年,为反抗元廷暴政,各路起义揭竿而起。 规模最为盛大的便是红巾军起义,以郭子兴等为代表的起义军将领。 而朱元璋,便是投靠在其下。 元末明初的故事,于影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有所戏剧化的侧面呈现。
如若想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一段历史,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些相关影视剧,笔者个人推荐,《武当》系列,其中第一部有提到朱元璋的事迹,于郭子兴麾下,与其皇后马皇后的一些故事,而第二部也有所提到明朝永乐年间的故事,有提及蒙古被征讨后,偏居于漠北,演变为鞑靼的部分剧情,都是有关于元朝末年至明朝初年的一些侧面戏剧化故事。 而需要彻底的去了解明太祖,便是可去观阅影视剧《大明帝国·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而本文,所将详细展现的,便是明太祖奠定统一基础后,是如何的扫清元朝残存统治势力与扫除其余欲逐鹿天下的割据势力。 于时,有着对于初建起的大明王朝起到实质性威胁的便是南方的陈友谅,北方的北元势力,以及西南割据势力与元朝残党元梁王等势力。 面对盘根错节的残余势力,朱元璋采取逐一攻破的方法,水到渠成。 先是于江南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彻底剿灭江南割据势力,统一南方,而后命大将蓝玉,率大军北征,彻底粉碎元廷残余势力于元上都所建立的北元政权,蒙古人所统治的大型政权彻底被覆灭。
明太祖又派蓝玉平定蜀地,定云南,破元梁王残余势力,彻底奠定大明王朝大一统版图的基础。如此,一个庞大的延续国祚约两百多年的汉族王朝,再次于中华大地之上建立起来。
江南水域,泽国纵横,朱陈两军,数万战船,战得天昏地暗
元朝末年,陈友谅以起义军壮大之势,占据江淮地区水域,割据一方。而同时期崛起的朱元璋亦是欲图平定江南。 不可避免的,两者的势力,开始碰撞。而后,便发生了举世瞩目的鄱阳湖大战。 "鄱阳湖大战"被誉为中世纪最大规模水战,而其战况激烈,也是极其的惨烈,是古代历史中,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大规模战役。
元朝末年,至正十七年,陈友谅所属起义军部,袭杀就近的倪文俊势力,而后于江西的起兵地,开始攻伐江西诸路,后迁都至南昌附近,并挟持欲称帝的徐寿辉势力,遂称汉王,建都江州。不久,其杀掉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也随即开始了对朱元璋势力的讨伐。双方于当时的南京城下决战,不料天时不利,恰逢加水落潮,战船搁浅,水陆天平倾斜,陈友谅方先行败退,便后撤了。
湖战战况
几年后,南方,各部皆是起义割据,原徐寿辉的一部,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控制了巴蜀;方国珍起义于庆元,控制了浙东地区;张士诚控制了长江三角洲。
于时,郭子兴的势力扎根安徽濠州,而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便成为了这只起义军的领袖,而其也开始网罗势力,收罗人才,实力也是日益壮大。他开始采纳麾下谋士的建议,先占据有着"虎踞龙盘"之称的金陵,并以此为基地,夺取江南,最后攻灭元朝,以此平定天下。
那么,自然而然的,江南几股最大的势力,势必要发生碰撞。 加上,朱陈两方势力,先前已有过冲突,战争在所难免。
在朱元璋取得南京后,朱为其更名为应天。 开始了平定江南的第一步战略,以南京为中心向周边扩张着。开始与张士诚、陈友谅等势力有所接壤。时年,北方刘福通的红巾军牵制了大量的元朝兵力,而后朱元璋也便可趁此抽空出来,为征伐江南空出很大的战略空间。
第一步,朱势力先是有意的引诱陈友谅的部队,在几次较小规模的战役得胜后,而此时,陈友谅意图北进,便命部取下朱军占据的池州,随后欲突破北向,与张士诚合击朱元璋,而朱元璋成竹在胸,战略部署早已是安排的妥妥当当,以南京的天险为屏障,部署一定兵力,防御着北边的张士诚。而对陈友谅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在临近新河附近,诱使陈友谅放弃庞大战船的水军优势,使其放弃水面作战而弃船登陆作战,同时采用诈降的方式,佯装南京门户大开,朱属下一部,原元朝降将康茂才诈降,引诱陈军孤军深入至南京,而朱则亲率主力,于南京外围,布下天罗地网,等着陈军进入。 果不其然,陈友谅不等北部张士诚反应,便直接率军深入,进犯南京。
而后,后果可想而知。 孤军深入的陈友谅,立功心切,正中朱元璋大军的埋伏,兵败而逃。
随后,便是双方拉开阵势,于鄱阳湖上,展开决战。
陈友谅不甘失败,仗着庞大的战船武装,以多对少,拉开阵势,便是鄱阳湖上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
陈友谅自陆上战斗失利,便是沿着水路撤退,当然,朱元璋不会任其逃跑,而后率领水军于鄱阳湖堵截,但是朱军于水上式微,便仍是让陈友谅靠得庞大水面战力而逃,而后才展开了水上决战。
陈友谅塑像
第一战,两方于康郎山湖面接触,便猛烈交战,激战两日,朱军将领徐达身先士卒,侵占陈军舰船一艘,朱军将领俞通海更是焚毁陈军舰船二十余艘。双方战况焦灼,尤其是朱元璋的座舰因搁浅,而遭受陈军围攻,战况不明。
几日间,战况混乱,死伤无数。 期间,湖面吹起东北风,时机于朱军一方有利,朱元璋下令属下将火药柴薪点上大火,而后全部扑向陈友谅的军船。 一时间,趁着风势,朱元璋大军猛攻,陈友谅一时间大败,而后战力不齐,被封锁于江上。
陈友谅大军被朱元璋围困湖中将近一月,大军损耗严重,欲往武昌方向突围,却最终遭朱元璋收尾伏击,陈友谅部队全灭,其本人也战死。
此役后,朱元璋攻武昌,陈友谅儿子陈理率军投降,至此,江南一带的霸主易手朱元璋。而朱元璋,也开始了争夺天下的战争。
若欲祥见战争宏大场面,可自行查找影视剧《大明帝国·朱元璋》观看了解。
朱陈之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陈友谅好大喜功、图谋心切,如此心理,于其指挥上便暴露出来,而此被朱元璋所利用,才被彻底击败。而朱元璋,则是沉住气,细听麾下谋士的良策,一步一步地将陈引入计中,迫使其慢慢败退,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