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肌肉”猪:人类通过基因改造,制造出来的怪物,你敢吃吗
变异“肌肉”猪:人类通过基因改造,制造出来的怪物,你敢吃吗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来越不愿意吃油腻的肥肉,而更喜欢吃瘦肉,为此,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变异“肌肉猪”,提高猪的瘦肉率。
比如,柬埔寨一家养殖公司通过对基因的改造,成功培育出了一种巨型变异猪,其体型强壮,肌肉硕大,堪称世界上最强壮的猪,不禁令人目瞪口呆。
该养猪基地位于柬埔寨的班迭棉吉省,该农场养殖户还在网上发布了一些变异猪的照片和视频,来展示其令人吃惊的肌肉。他们还为客户提供全套服务,包括变异猪的猪肉零售和种猪。此外,该公司还提供设备,以便让养殖户自行培育出变异巨型猪。
为什么会有肌肉猪
这种变异“肌肉猪”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许多哺乳动物体内都存在着肌肉生长抑制素,其活性的丧失表现为动物的“双肌”性状,这是肌肉中肌纤维增多、全身肌肉总量显著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高产性状,在自然界中已发现MSTN基因突变的牛、羊,犬, 人等。
1997 年,McPherron 等人首次发现了GDF-8基因,GDF-8 表达之后可以对骨骼肌肌肉的生长分化予以限制,在小鼠上的实验表明,该基因去除后,小鼠表现肌肉肥大, 所以称该基因为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基因。缺失该基因的小鼠不仅可以正常存活和生育, 且体重是杂合型及野生型的 2~3 倍,骨骼肌纤维数比野生型高 68%,DNA 含量高 50%,但其脂肪含量却一样,由此可见,肌肉增大才是体重增大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人类在还不知晓肌肉生长抑制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应用,比如著名的“魔鬼筋肉牛”比利时蓝牛,早在19世纪时,比利时引进了英国短角牛以及法国夏洛莱牛这两个品种,两者在一次并没有人为干预的偶然杂交后,产下了比利时蓝牛这一新品种肉牛,这是一种拥有双肌基因,肌肉发达、体形健硕的“健美牛”,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它们天生体内就缺少一种名叫“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蛋白质基因,于是这肌肉就会非正常发展,它们甚至能在单日增重1.4公斤,而且还是几乎不带任何肥肉的那种,这种牛肉肉质柔软、脂肪及胆固醇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称为“心脏有益牛肉”很受欧美国家消费者青睐。
不过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是“肌肉生长抑制素”的作用,直到人类发现了这一神奇的基因,才知晓比利时蓝牛是这样诞生的。
肌肉猪是如何诞生的
那既然没有了肌肉生长抑制素之后,可以诞生比利时蓝牛,如果把猪的肌肉抑制生长素敲掉会怎么样呢?
在鼠和牛上的研究表明,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肌肉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出生后动物的肌肉生长抑制素主要表达于骨骼肌, 并通过阻止动物肌纤维肥大来限制出生后肌肉的生长。
而在对猪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在猪这种生物里,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量显著,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肌肉生长抑制素 mR- NA 的表达具有类似的发育模式,猪肌肉生长抑制素 mRNA 的表达对猪肉品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为此中国吉林省延边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进行了合作,并且发表了“Super-muscly pigs created by small genetic tweak”(通过基因小范围改良生产超级瘦肉型猪, Nature 523,13-14 02 July 2015 doi:10.1038/523013a)这一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设计构建能高效敲除MSTN基因的质粒通过电转染法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磁珠分选阳性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化学辅助去核方法去核后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经胚胎移植确定妊娠后取出胎儿进行基因测序,以MSTN双侧基因敲除胎儿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再次进行体细胞核移植,获得32头双肌性状猪(其中13头存活到8个月),其均表现出肌肉超表达特征。
研究团队认为,新一代基因编辑应视为是在传统诱变育种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技术,在安全性上与传统的诱变育种技术更具有可比性—两者在本质上都相当于人工诱变技术,都只是加速了自然突变的进程。而这项新的育种技术比传统的诱变育种精确性更高、周期更短。由于该项新技术可以不依赖于外源DNA序列的导入,通过该技术获得的遗传修饰的生物材料,实际上与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各类天然多态性个体相比不存在本质区别。
这种双肌性状猪可能将成为第一批被批准用于人类可食用的基因改良动物。
肌肉猪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些变异“肌肉猪”和“肌肉牛”一样,也有量产的难题,那就是因为肌肉太多,导致产道狭小另外,新生幼崽的出生体重明显大于正常小牛的体重,这就导致有较高的难产率,除此之外,幼崽存活率也比较低,出生后的幼崽有很大的几率会带有一些先天缺陷,比如舌头变大或者患有心肺方面的疾病,因为体型庞大,满身肌肉,骨骼和关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双肌动物的饲料转化率高、分割肉比例高以及良好的肉质(瘦肉率和嫩度) 的改良完全能弥补难产带来的损失,使得在“肌肉牛”和“肌肉猪”的育种和生产中对双肌型的系统选择和杂交利用可能成为现实。在未来,随着技术的改善,这些问题或许都会引刃而解。
总结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标记等遗传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基因型水平上选择双肌表型成为可能,不仅是“肌肉牛”还有“肌肉猪”。在评价蛋内应用肌肉生长抑制素拮抗物以增强肉用仔鸡的饲料效益与骨骼肌生长效率的试验中发现,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往蛋内注射拮抗物后,和对照组相比,雌性小鸡的活重、胴体重、胸重、腿重增加明显,该组性别混合群仔鸡在 6 周时的饲料效率也得到改善。
很显然,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研究将不仅为动物遗传育种、生产等提供新的培育和利用高产肉力动物的途径,而且也将为医学上治疗肥胖症、肌肉萎缩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或许,在未来,通过对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研究,人类将不会再有胖子的出现。
最后,问大家一句,这些“肌肉猪”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