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疗百病的腹针,什么原理?怎么治疗?
能治疗百病的腹针,什么原理?怎么治疗?
【腹针】
1、腹针技术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
2、该技术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临床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
【腹针功效及选穴】
腹针疗法包括:
1、补脾肾方:包括中脘穴和关元穴;
2、调脏腑方:由中脘、下脘、气海和关元四穴组成:
3、通经络,行气血方:即双滑肉门穴、双外陵穴;
4、清热解毒方:由中脘、下脘穴和双上风湿点穴下组成;
5、改善头部供血方:由中脘、下脘、下脘穴上、双商曲穴组成,或加刺下脘穴上至双商曲穴连线之中点;
6、调脾燥湿方:选用双大横穴。这些基本处方是腹针治疗用以调理脏腑机能、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治疗身体。
【腹针针刺的深度】
1、腹针针刺的深度,应根据治疗所达到的不同效应,而选用不同的针刺深度。
2、针刺深浅的目的和原则是:
一是为调理脏腑功能,一般采用中刺或深刺;
二是为疏通经络多采用中刺;
三是为定位调治人体各部位病证时选用不同程度浅刺或中刺。
四是定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选择不同的深度,以提高腹针治疗效果。具体治疗那些常见病呢?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是本病常因督脉劳损、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导致经脉闭阻,以颈项部疼痛及上肢麻木,头、颈、肩部活动受限,甚者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二是治则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三是腹针处方 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
四是操作步骤
1 针刺顺序: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进行针刺,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适当的A类针具刺入皮下。
五是注意事项
1.在针刺过程中用双手托住患者枕部,引导向运动障碍方向做徐缓地主动运动。
2.症状较轻者,在针刺过程中即可进行适当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环转等主动运动。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一是本病主要是因为外伤劳损,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外感风寒湿邪,脉络拘急所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二是治则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三是腹针处方 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
四是操作步骤
1 针刺顺序: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进行针刺,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适当的A类针具刺入皮下。
2 在治疗同时必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方法可选用前后摆动、回旋运动、爬墙高举、内收外展以及牵拉滑车等。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一是本病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不足、外邪闭阻经脉所致。临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
二是治则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三是腹针处方 中脘、关元、气旁(健)、外陵(患)、下风湿点(患)。
四是针刺顺序:中脘、关元、气旁(健)、外陵(患)、下风湿点(患)进行针刺,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适当的A类针具刺入皮下。
医生哥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