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之悲壮结局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之悲壮结局
《三国演义》之中,文鸯出身将门,从毌丘俭、文钦淮南起兵,时年十八,勇冠三军。匹马单枪,闯魏军大营,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七进七出,杀声震天动地,使司马师因惊吓而眼珠迸出。痛死于许昌。在《三国演义》之中,文鸯因父亲文钦被诸葛诞杀害,缒城投降司马昭,自此无下文。正史之中,文鸯在西晋建功立业,可惜结局令人唏嘘。
1.少年英雄,勇冠三军
正史之中,文鸯为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有武艺筹策,勇力绝人。其父文钦,骁果粗猛,数有战功,为大将军曹爽厚爱。以故益骄,好自矜伐,以壮勇高人,颇得虚名于三军。高平陵之变,曹爽身诛族夷,文钦内不自安,与镇东大将军毌丘俭起兵勤王,讨伐司马师。
文钦奉命率军袭击兖州刺史邓艾,不料司马师突然率大军自汝南至乐嘉,文钦大惊,文鸯劝父亲趁夜夹击司马师。文鸯率兵至营外,击鼓喧闹,大叫司马师名字,杀声震天动地。于时司马师抱病出征,文突然来攻,惊吓之下,眼珠迸出,疼痛难当。恐乱军心,忍痛下令诸将出击。文鸯虚张声势一夜,未见父亲率军会合,乃率十余骁骑摧锋陷,所向皆披靡。因见魏军势大,只得撤退。
至于文鸯杀入魏军大营,七进七出,斩杀无数,撤退时魏军诸将不敢迫近。正史未曾提及。只说司马师大破文钦,回师时痛死。
2.投奔吴国,救援寿春
毌丘俭兵败身死,文钦、文鸯父子孤军无援,只得投奔吴国。257年,魏国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于淮南起兵,讨伐司马昭。文钦父子奉吴国之命,率军入寿春支援诸葛诞。由于寿春被困,诸葛诞与文钦不和,加上情势危急,两人更加猜疑。最终诸葛诞亲手杀死文钦。
3.平定秦凉,名震天下
文鸯与弟文虎闻讯,欲率军入寿春城,将士不从命令。二人只得弃军缒城投降司马昭。司马昭赦免二人死罪,赐爵关内侯。在攻破寿春,平定淮南后,令文鸯兄弟二人收葬文钦。
西晋建立,文鸯累迁平虏将军。270年,秃发鲜卑部酋帅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发难,史称“秦凉之变”,先后击杀胡烈、牵弘、黄愉、杨欣一班封疆大吏,使晋武帝寝食不安。
277年,文鸯临危受命,拜平西将军,都督秦、雍凉三州诸军事。率军出征,如风靡草,所向战克,大破秃发树机能,使羌胡二十万众归降,秦凉遂平,名震天下。以功迁东夷校尉,假节。
4.功成事立,身诛族夷
文鸯“姿器膂力,万人之雄",平定秦凉之乱,立不世之功。然而当年诸葛诞勤王,兵败身死,麾下教百人,坐不降见斩,以死效忠,被誉为铮铮铁骨。而文鸯粗猛武夫,叛魏投吴降魏,被人视为反复无常之人。
文鸯赴任时向晋武帝告辞,见面时晋武帝不悦。或许当年文鸯闯营致使晋景帝司马师惊吓而死,晋武帝司马炎记恨于心;,或许秦凉已定,鸟尽弓藏。竟寻借口下诏将文鸯免官。
晋武帝去世,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太傅权骏及其党羽。东安王司马繇为诸葛诞外孙,每怨恨文鸯当年背叛,致使诸葛诞败亡,并夷三族。因此趁机诬告文鸯与杨骏一同谋反,文鸯因此坐罪处死,时年54岁,并夷三族。
一代猛将文鸯,立大功于西士,而死不旋钟,又遭灭三族之酷。虽当年既叛复降,一人三反,而为时论所非。然功成身死,令后世为之掩卷叹息。
图片来自网络!